概要:生活是一本大书,生存是一种哲学,行万里路读万卷是智者所为。倘若能不囿于书,进而举一反三,引发出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则是一种生存之上的大境界了。1.联系第二段内容来看,“自由自在晶莹剔透的灵魂啊,分明已化作奔月的嫦娥”,表达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回答不超过35个字)答: 2.从第四段内容来看,读书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回答不超过20个字)答: 3.联系第五段内容来看,“这是一个孤独的境界,也是一个充实的境界”中“孤独的境界”和“充实的境界”分别指什么?答:(1)“孤独的境界”是指: (2)“充实的境界” 是指: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
2017第二轮专题突破训练:散文阅读,标签:高考复习大全,http://www.88haoxue.com生活是一本大书,生存是一种哲学,行万里路读万卷是智者所为。倘若能不囿于书,进而举一反三,引发出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则是一种生存之上的大境界了。
1.联系第二段内容来看,“自由自在晶莹剔透的灵魂啊,分明已化作奔月的嫦娥”,表达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回答不超过35个字)
答:
2.从第四段内容来看,读书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回答不超过20个字)
答:
3.联系第五段内容来看,“这是一个孤独的境界,也是一个充实的境界”中“孤独的境界”和“充实的境界”分别指什么?
答:(1)“孤独的境界”是指:
(2)“充实的境界” 是指: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书可以给人精神上的营养,好书可为诤友,好书可以相处一生。
B.静美的冬夜,火炉温酒,读静美的书,这就是读书的所有乐趣所在。
C.“他人永远是水,自身永远是鱼”,是说一个人不能离开他人,但又要有自己独有的思想与情感。
D.作者认为读书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写出虽稚嫩但不失清纯,虽浅显而不失率真的文字。
E.作者认为读书而不能囿于书,体会生活引发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才是人生的高境界、大境界。
(七)跟霍贝玛回家
凌鹰
阿姆斯特丹与晓塘冲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这显然是个荒诞的疑问,因为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度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村庄。
阿姆斯特丹是十七世纪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故乡。
晓塘冲却是我的家园。
我明明知道这两个不同国度的村庄之间不存在一丝一毫的关系,可我还是在每次读到霍贝玛的任何一幅风景画时都会鬼使神差地将阿姆斯特丹跟我的家乡晓塘冲联在一起。这样的联想可以让我近距离地看着霍贝玛怎样用他的画笔去放牧阿姆斯特丹。一点没错,霍贝玛是一位最伟大最出色的牧童。他一辈子都在放牧阿姆斯特丹。他用鲜艳明丽的釉彩为阿姆斯特丹铺开了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然后,那些白桦树,那些水车,那些池塘,那些农舍,那些麦田,所有这一切都被霍贝玛用画笔赶到了我的面前,我发现这些景色和物象都像一只只充满灵性的牛羊一样在霍贝玛构筑的艺术的草原上云集。我看到阿姆斯特丹所有的树木、村舍、田园、池塘抑或阿姆斯特丹所有的景色与物象都如同一只只肥美的奶牛一样,在霍贝玛营构的那片草原上兜着圈子,它们浑身散发出清醇浓烈的奶香。
可是,就在这时,我同时也看见了一根鞭子,透过十七世纪中叶的荷兰烟云正在朝着霍贝玛精心喂养的这群奶牛劈头盖脑地抽打。霍贝玛不知道荷兰社会为什么要如此否定和排斥他对这种写实主义艺术的精心放牧,他只能对着受伤的奶牛哭泣。
霍贝玛的画是在十八世纪以后才被荷兰画派接受的。其时,霍贝玛已经死了将近百年了。后来的人们只知道霍贝玛的画根本不能帮助他维持正常的生活。如果他知道在他后面还有凡·高这个降生在同一国度的天才也将同他一样穷愁潦倒,霍贝玛又是否会中断他的风景画创作呢?
幸亏是中断,而不是放弃。
如果再次将霍贝玛对风景画的执著比做放牧的话,他这种中断就好比是将一群心爱的牛羊从牧场上赶进了一间黑洞洞的屋子里,然后,他就一直同这群牛羊住在一起。黑屋里应该会有一盏明亮的灯,它像太阳一样炽热像月亮一样明丽像星光一样温暖。不用说,这就是霍贝玛的灵魂。霍贝玛的确是忧郁的,但他不愿在自己作画的釉彩里掺入一滴眼泪一声叹息,他将生活中所有的凄苦都化做了一盏油灯和油灯里的油,并让它永久地燃烧,让燃烧的火焰在那间黑屋里守候、陪伴他的牛羊和他的精神牧场。
即使在极端的贫穷中,霍贝玛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牧童角色,一个羸弱而苍老的牧童。他依然每天行走在一片比荷兰甚至比整个欧洲都要辽远的巨大的牧场里。
霍贝玛要在行走中找到回家的路。尽管他基本上一直生活在阿姆斯特丹,可他总觉得阿姆斯特丹既是他的出生地又是他的归宿。他从这里出发然后又要抵达这块领地。出生地和归宿都在同一个村庄里,可他却用了一生的时光去行走。
行走的距离没有长短,就像天际与心灵的距离。
更多的时候,天际离我们更近,心灵离我们更远。
我们总想回家,却一生也无法走近家园,无法抵达家门。
所以我常常把我的家乡晓塘冲与霍贝玛的故乡阿姆斯特丹附丽在一起。
因为要跟随霍贝玛回家,我就只能跟在他后面,看沉静的霍贝玛怎样选择回家的路。
尾随着霍贝玛,忍不住非常愚蠢地问了霍贝玛一句:这就是你回家的路吗?霍贝玛没有回答我,他只是用苍茫而又炽热的目光看了我一眼,示意我跟他走。那眼神分明告诉我:从阿姆斯特丹同样可以抵达我的家乡晓塘冲。因为所有通往灵魂家园的路都是相通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上一篇:2017第二轮专题突破训练: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