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学生离去后,值日生做卫生,最后一个离去的值日生苏香的声音突然响起,只见她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极认真地向我行着队礼,一字一句大声地说:「祝刘老师平安夜快乐,做个好梦!」我注视着她,当下缓缓站起,刹那间我的心在微微颤栗,激动,变暖,她的每字每句渗透我的每个毛孔、每个细胞,随血液蔓延至灵魂,全身汗毛悄然立起。因为她是我班最内向的一位女生,带她近一年,话语较少,声音极小,鼓励过她多少回,无明显效果,而今晚的祝福却是那样大方自然从容不迫!我走过去摸着她的头说:「你的祝福和勇气,是刘老师今晚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你很了不起!」第二天一早,我在全班表扬她,只见她笑脸如花灿烂,至此,该生自信,胆量大大提升。那时,我头一回向学生吐露肺腑之言:「以前的刘老师若有机会,会立刻改行,因为面对屡错屡犯的学生,直性的我束手无策,心像被只无形的手揪住一般疼痛难过。我常自责自己无能。若长期这样,我最多只能活到45岁,若转行,也许能活到60岁,但同学们的真诚、爱心及学习《弟子规》后无数进步感动了我,让我心甘情愿地选择只有45岁的老师之路,因为这里充满希望、一片光明!」语毕,掌声如潮!李笑送我一句话:「
弟子规学习心得集,标签:心得体会怎么写,心得体会范文,http://www.88haoxue.com
《弟子规》伴随我们成长
秦老师
记得去年10月11日,我们许多老师听了「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蔡老师作的一场报告——《实验学校教师如何落实德行教育》。那天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受宠的孩子必定不孝」。也就是那一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弟子规》。几个月过去了,我和孩子们与《弟子规》的缘越结越深,《弟子规》伴随我们一同成长。
入宝山而空手归
刚开始接触到《弟子规》的时候,我随便翻了翻,发现里面的话极普通、极平常。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时我想:这些话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但是现在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至于「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更是父母为孩子力尽的「义务」,你还指望孩子为父母做到吗?不可能的。继续往下看,我看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一直往下看去,我很高兴,心想:这下好了,以后批评学生用这些话琅琅上口,用不着讲那么多废话了。
回到学校,我开始教《弟子规》,学生也开始在我的批评声中读呀、背呀。我跟学生讲:「从此以后,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不可慢吞吞地回答;当父母命令你做什么事的时候,不可拖拖拉拉;当父母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敬地听从;当你有了过失,父母责备你时,你要温顺地承受。」学生都听了,背《弟子规》的速度也很快。可是每星期一早上,家长送学生返校,我看到的仍然是一幅幅「父母孝顺孩子图」。有一天,一位学生的校服忘带回学校了,他打电话给他爸爸,我听到他在电话里说:「爸爸,都怪你,今天早上整理书包的时候,你没有把我的校服放进去,你上午一定要送到学校来!」他放下电话后,我问他,爸爸怎么说,他说爸爸马上送来。「马上送来!」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心惊。再联想学生各方面依然故我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我感受到了教《弟子规》的不得法。就好像进了一座宝山,却有眼不识,不知道如何开启宝藏。
见人善 即思齐
与此同时,我们学校小学部其它各班也开展了教学《弟子规》的活动。其中四年级的刘老师和五年级的谭老师,教学的效果十分好。在大家一起分享教学经验的时候,刘老师很动情地讲到班上的学生争做「孝子」的事例。在讲「入则孝」这一大节时,刘老师跟学生深情地讲了父母抚育孩子的艰辛,他们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和殷殷的舐犊之情……古代的「八德」故事中,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经常会让她和学生感动得流泪。刘老师在每年过生日的那一天,都会给父母打电话,感谢父母给了自己生命,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她让同学们到自己生日时也给父母打电话,说出对父母从心底里的感激。有的父母听到孩子的话后,甚至激动得不能自已。我听了刘老师的讲述后,心中十分感慨:原来《弟子规》是用真情来教的!谭老师跟我们讲,当她讲到「过犹待,百步余」时,让学生和她在教室里表演:她扮演主人,学生扮演客人。当客人起身告辞时,主人面带笑容地跟客人道:「再见,欢迎下次再来!」然后等客人刚一离开,就「砰」地一声把门带上。学生看了后全班大笑,在笑声中就体会到了诚心诚意、礼貌待人的重要性。谭老师的经验也给了我启示: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弟子规》就是我们的生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上一篇:班主任学习体会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