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稍复杂的方程 教案

[07-12 15:38:2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68702

概要:这部分内容共有三道例题。它们的共同点是每道例题都担负着教学列方程和教学解方程的双重任务。这是本单元学习的难点。1.例1。编写意图例1的题材源于足球的构成,即一个现代足球是由12块正五边形的黑色皮和20块正六边形的白色皮制成的。这种完美的球形结构,令一些数学家、建筑学家和化学家着迷。教材呈现给同学们的问题是:已知白色皮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问黑色皮有多少块?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学生容易想到的有以下三种形式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比较而言,前两种形式的数量关系,更容易理解,而且都能引入形如ax±b=c的方程,有利于达成既学列方程,又学解方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材的解答,选用了第一种形式的等量关系,即把黑色、白色皮的块数关系看成一个数的几倍与另一数比大小的关系。与其相应的顺思考问题,就是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例1若用算术方法解,需要逆思考,思维难度较大,学生容易出现先除后减的错误。通常不作教学要求。这里用方程解,思路比较

稍复杂的方程 教案,标签: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这部分内容共有三道例题。它们的共同点是每道例题都担负着教学列方程和教学解方程的双重任务。这是本单元学习的难点。

  1.例1。      编写意图   例1的题材源于足球的构成,即一个现代足球是由12块正五边形的黑色皮和20块正六边形的白色皮制成的。这种完美的球形结构,令一些数学家、建筑学家和化学家着迷。教材呈现给同学们的问题是:已知白色皮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问黑色皮有多少块?   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学生容易想到的有以下三种形式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比较而言,前两种形式的数量关系,更容易理解,而且都能引入形如ax±b=c的方程,有利于达成既学列方程,又学解方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材的解答,选用了第一种形式的等量关系,即把黑色、白色皮的块数关系看成一个数的几倍与另一数比大小的关系。与其相应的顺思考问题,就是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   例1若用算术方法解,需要逆思考,思维难度较大,学生容易出现先除后减的错误。通常不作教学要求。这里用方程解,思路比较顺,体现了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从这里开始,教材要求学生自己写出用字母x表示未知数的设句。   列出方程之后,怎样解这样的方程呢?实际上,形如ax±b=c的方程,是由ax=d与y±b=c综合而成的。因此,教材介绍的解法,先把ax作一个整体,求出ax等于多少,再求x等于多少。   最后,提示学生交流不同解法,并继续提醒“记住验算”。   教学建议   (1)教学前,可以组织两个内容的准备性练习,为新授做好铺垫。一是针对几倍多(少)几的数量关系,进行列方程的练习。如:   公鸡x只,母鸡30只,比公鸡只数的2倍少6只。      二是解方程的练习。如:y-20=4,2x=24等。   (2)出示例题后,首先引导学生审题,识别哪些信息是解决“求黑色皮块数”这个数学问题所需要的。然后分析白色皮块数与黑色皮块数之间的关系,如有必要,可画线段图帮助分析。      然后提问:   ①怎样把x表示什么写清楚? ②怎样列方程?   应当允许学生得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列出不同的方程。   教师选择2x-20=4讨论它的解法。强调先把2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然后让学生自己检验。   接下去,就可以请列出不同方程的学生说出自己所列的方程,如2x-4=20,或2x=20+4。这时就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陈述解方程的过程了。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解的过程中,发现它们“殊途同归”,都能转化为2x=24。   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2.关于练习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练习解形如ax±b=c方程。最后一小题4x-3×9=29略有变化,一般学生能自己解决。对确感困惑的学生,可指导他们先算3×9。   第2~10题都是实际问题,其中第3、4、5、6、9、10题,虽然题材各异,但它们的数量关系都与例1类似,都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的几倍多(少)几,都是求作为比较标准(即看作“一倍”)的那个量。   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练习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它们的共同点,并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   第6题,其中亚洲的面积(包括岛屿)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   第7题,题材与表现形式富有趣味。题目中提供了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这个关系也可以说成华氏温度比摄氏温度的1?8倍还多32度。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代入关系式解答,再引导他们用几倍多几的语言表达两种温度之间的关系。   第2题与第8题的数量关系相类似,都是某一总数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为两个数的积。   第11*题,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可以这样想:(36-4a)÷8是一个除法算式,当它的结果是0时,说明被除数是0,即36-4a=0;当它的结果是1时,说明被除数与除数相等,即36-4a=8。这样的方程前面尚未出现过,可以利用加减法关系,推得4a=36与4a=36-8。   最后一题为思考题。容易看出,和的最高位是1、即t=1,代入原式,得      个位上a+1=1,说明a=0。观察十位与千位,v+s=11,因此百位上v=1+1+1=3,代入v+s=11,得s=8。   3.例2。   

编写意图

  例2创设了购买两种水果的现实问题情境。如果撇开各数量的具体内容,就它的数学意义来讲,可抽象为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而且,理解了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也就容易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在例2中组成两积的四个因数,有两个是相同的,这就可以根据分配律,得到含小括号的方程。这些都使例2具有举一反三的典型意义。   教材给出了两种方程,其一为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数,让学生自己解答。其二为含小括号的方程,介绍了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求解的思路和方法,并留有空白让学生自己解完。   教学建议   (1)教学例题前,可以先复习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如:   妈妈买了2 kg苹果和3 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出数量关系: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2+2.8×3=13.2(元)   (2)教学例题时,可以先把复习题改为:妈妈买了2 kg苹果和3 kg梨,共付13.2元钱,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学生容易看出前后两题的数量关系没变,只是已知数和未知数交换了位置。因此,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列出方程并解答。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3=13.2   然后,出示例2,即把梨的数量由3 kg改为2 kg,让学生审题后,教师可提出问题:除了像上题那样列方程之外,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不难想到:   (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并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接下去就可以引导学生把小括号内的2.8+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8+x=?,剩下的解题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   (3)作为补充练习可以给出一个方程,如:(26+x)×3=150让学生口头编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这样的练习既有助于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又能使学生初步体会这一数量关系广泛的现实意义。   4.例3。   

[1] [2]  下一页


Tag: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