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教学设计思想品德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必修4第七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正文

必修4第七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07-17 21:10:0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二政治教学设计   阅读:68674

概要: 3.要求 检验自学成果: 设置活动1:游戏《同舟共济》规则:每组可选2-3人。 1.每人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支撑棒子,其他四指不可碰到棒子。 2.食指必须平伸,不可勾到棒子。 3.食指不能离开棒子,离开了就得重来。 4.小组成员齐力将棒子从胸前往下移至地面。 每组会有一位裁判,监督有无违反规则者,最后以先移至地面者获胜。 并找获胜的同学谈谈取胜的原因,是如何安排的? 设置活动2:设计方案:如何合理安排烧水沏茶? 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用1分钟,烧开水用15分钟,洗茶壶用1分钟,洗茶杯用1分钟,拿茶叶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用20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 学生分析,设计方案: 方案1: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 www.88haoxue.com方案2: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 以上两个方案设计给我们什么启示,他们是如何安排与考虑的(系统优化的角度观察和处理问题)? 学生归纳、分析,教师引导。 得出结论:着眼于整体性原则、遵循

必修4第七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标签:高二政治教学设计模板,http://www.88haoxue.com
 

3.要求

 

检验自学成果:

 

设置活动1:游戏《同舟共济》规则:每组可选2-3人。

 

1.每人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支撑棒子,其他四指不可碰到棒子。

 

2.食指必须平伸,不可勾到棒子。

 

3.食指不能离开棒子,离开了就得重来。

 

4.小组成员齐力将棒子从胸前往下移至地面。

 

每组会有一位裁判,监督有无违反规则者,最后以先移至地面者获胜。

 

并找获胜的同学谈谈取胜的原因,是如何安排的?

 

设置活动2:设计方案:如何合理安排烧水沏茶?

 

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用1分钟,烧开水用15分钟,洗茶壶用1分钟,洗茶杯用1分钟,拿茶叶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用20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

 

学生分析,设计方案:

 

方案1: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

 


www.88haoxue.com

方案2: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

 

以上两个方案设计给我们什么启示,他们是如何安排与考虑的(系统优化的角度观察和处理问题)?

 

学生归纳、分析,教师引导。

 

得出结论:着眼于整体性原则、遵循有序性原则、注重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教师引导:

 

以上要求中整体和部分哪个有所强调,哪个没有强调呢,这就是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等同。至于系统论中讲的层次性、有序性原则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没有。所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等同的。

 

以上我们谈到的优化趋向在现实生活中未必都能做到,比如就有个这样的故事(展示图片)。

 

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学生归纳、分析:原因在于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人数虽然多了,但没有形成合理的结构,不是相互支持,而是相互消磨,结果各要素的力量内耗了,出现了1+1+1=0即<3的效应。结构要素互不合作,处于无序状态。

 

设置活动3:为三个和尚设计管理组织方案,使他们协调统一始终有水喝。比比谁的方案最有创意!

 

学生四人一组,分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方案,教师简单评价。

 

教师总结: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很好,很有创意,无论哪种方案,同学们都考虑了从整体着眼,优化组合,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设计了一些方案,我们看他是怎么设计的:

 

第一座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后把路分成三段,三个人接力挑水,水缸就满了。

 

第二座庙:老和尚立了新庙规,三个小和尚,谁水挑得多,晚上吃饭加道菜;谁水挑得少,没菜,吃干饭。这一来,小和尚们争着挑水,一会儿庙里的水缸就满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二政治教学设计高二政治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 -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 高二政治教学设计
》《必修4第七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