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顾素珍《所见》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正文

顾素珍《所见》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02-24 03:36:4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阅读:68175

概要:顾素珍《古诗两首 所见》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作者:顾素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读《古诗两首》中的《所见》。 二、简介作者: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袁枚,清代诗人,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注意不要把“枚”和“牧”混淆。 三、初读: 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所见》这首诗,自己解决生字问题。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自己拼读; B、指名领读; C、生字描红; D、交流书写注意点; E、组词理解生字。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四、品读古诗: 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呢? 学生自由地读了一遍,然后停了下来。 师:多读几遍才能想象得更丰富更具体。 学生又读了几遍,然后渐渐停了下来。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学生

顾素珍《所见》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标签: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顾素珍《古诗两首 所见》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作者:顾素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读《古诗两首》中的《所见》。
  二、简介作者: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袁枚,清代诗人,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注意不要把“枚”和“牧”混淆。
  三、初读:
  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所见》这首诗,自己解决生字问题。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自己拼读;
  B、指名领读;
  C、生字描红;
  D、交流书写注意点;
  E、组词理解生字。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四、品读古诗:
  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呢?
  学生自由地读了一遍,然后停了下来。
  师:多读几遍才能想象得更丰富更具体。
  学生又读了几遍,然后渐渐停了下来。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牧童骑黄牛”。
  师:读了这一句,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牧童骑着一头黄牛在向我们走来。
  师:能说一说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吗?
  生:这个牧童十岁左右,他戴着草帽,光着脚丫。
  师:能说说是一头怎样的黄牛吗?生:是一头高大健壮的黄牛,它的肚子吃得饱饱的,全身的毛很光洁。
  师:你看到牛在走的时候,身体的哪个部分在动来动去的?你听到牛走路的脚步声了吗?
  生:黄牛边走边甩尾巴,脚步声是哧通哧通的。
  师:能把刚才想象到的内容连在一起来说一说吗?大家可以先自由地练习一下。
  学生练习后,有人举手,指名学生具体地描述第一句所表现的情景。
  师:接下来谁来读读第二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歌声振林樾”。
  师:知道“林”的意思吗?
  生:是树林。
  师:知道“樾”的意思吗?
  生:指林中成阴的地方。
  师:我们可以把“林樾”理解成是一片绿树成阴的树林。想象一下,这里都有哪些树呢?他们长得怎么样呢?
  生:这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这里有挺拔的杨树,有婀娜的柳树,有像绿色宝塔一样的水杉,有正挂着一串串白花的槐树,还有些我们

说不出名字的树。
  师:让我们置身于这样的小树林,感受一下,阳光怎么样?风又怎么样呢?生:这些树长在一起,枝繁叶茂。挡住了阳光,走在里面有

凉快的感觉。当风儿吹过的时候,树叶轻轻摆动。
  师:牧童骑着黄牛行走在林间小道上,他的歌声在树林中回响。诗句中哪个字的意思与“回响”对应?
  生:振。
  师:我们一般在什么心情下唱歌?
  生:高兴,愉快。
  师:猜测一下,牧童因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生:他把大黄牛照顾得很好,大黄牛听他的话,所以他很高兴。
  生:他在放牛的时候看到美好的景色,所以感到高兴。
  生: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好了,回家后可以玩了,所以他感到高兴。
  师:总之,牧童高兴地唱着歌,骑着牛,走在林间小道上。可是,他忽然停下来了,是为了什么呢?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意欲”是什么意思?“鸣蝉”又是什么意思?
  生:“意欲”是想要的意思。“鸣蝉”是正在鸣叫的蝉儿。
  师:蝉儿就是知了,蝉儿“知了知了”地叫着,你能把这个意思换一种比较生动的说法吗?
  生:蝉儿在树上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唱着歌。
  师:牧童在唱歌,蝉儿也在唱歌,他们好象在比谁的歌声更好听。牧童在听到蝉的歌声后,想要把蝉捉回家跟自己做伴,他是怎样做的


  生:他从牛背上下来,把嘴巴闭得紧紧的,站到树下,等待机会。
  师:你们猜,牧童能捉到蝉吗?
  生:我猜牧童是个捉蝉的高手,他一定会捉到那只蝉的。
  生:我觉得也有可能黄牛会发出叫声,惊动蝉,所以牧童不一定能捉到蝉。
  生:……
  师:牧童停止唱歌,或者大家想象黄牛发出叫声究竟对蝉有没有影响呢?请大家课后阅读《昆虫记》的相关内容,你会找到正确答案。

诗人袁枚看到这幅牧童行歌捕蝉图,诗兴大发,写下了《所见》这首诗。能把这首诗保存到我们的大脑中吗?
  学生背诵这首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假如你就是诗人,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请读出你的愉快与喜爱之情。
  3、指名诵读并点评。
  五、作业:
  课后请大家把《所见》一诗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教后记】
  《所见》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古诗,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

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根据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学生学古诗的要求,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这一方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先进行简单的想象,然后对所想象的内容逐步进行扩展,使所想象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学

生也在想象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当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绪纠缠于牛是否会发出叫声及是否会影响捕蝉的效果时,我想到了开学初布置

大家读《昆虫记》的事,于是立即用《昆虫记》结束了学生的争论。由于课上的想象主要是围绕一句句诗进行的,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

象,所以将作业设计为改写《所见》。匆忙与浮于表面是这节课最大的不足。顾校长听了我的这一节课,肯定了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

同时也向我指出:留给学生想象的时间一定要充分;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更深一层地去理解古诗。我想,不光是古诗教学如

此,其他课文的教学也应该考虑这两点。
 


 


Tag: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顾素珍《所见》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