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研讨课《少年王勃》第二次设计教学目标:1、诗文结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地感受诗句所营造的动人意境。2、通过对一些词语的品味,感受王勃的才华。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诗导入。“月亮”“重阳节”“王勃”,结合理解“胸有成竹”。板书:王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14岁的王勃受阎都督之邀,写出了千古传颂的《滕王阁序》,这两句就出自其中。二、理解语句。1、感知地读诗句(多媒体出示)读出节奏感,结合理解“长天”。主要是个别读。2、理解地读诗句。把诗句读长,引导学生读成一段话。个别读。多媒体出示这段话。齐读。3、读出景物,用四个字概括。把这段话读成四个字。总结板书:水、天、鸭、霞。评议。4、读出联系,初步感受意境。再自由读这段话,想一想,这四种景物是怎么联系起来的?个别交流。师动情描述——夕阳西下,染红了天上的云朵,也染红了江水,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了。学生闭上眼睛想像。总结板书:水天一色,鸭霞齐飞。这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5、读出动静结合的意境。水天一色展现了宁静的美。多媒体出示图画。生个别读。这幅画上还有动的鸭和霞, “飞翔”
研讨课《少年王勃》第二次设计,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研讨课《少年王勃》第二次设计
教学目标:
1、诗文结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地感受诗句所营造的动人意境。
2、通过对一些词语的品味,感受王勃的才华。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诗导入。
“月亮”“重阳节”“王勃”,结合理解“胸有成竹”。
板书:王勃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14岁的王勃受阎都督之邀,写出了千古传颂的《滕王阁序》,这两句就出自其中。
二、理解语句。
1、感知地读诗句(多媒体出示)
读出节奏感,结合理解“长天”。
主要是个别读。
2、理解地读诗句。
把诗句读长,引导学生读成一段话。个别读。多媒体出示这段话。齐读。
3、读出景物,用四个字概括。把这段话读成四个字。总结板书:水、天、鸭、霞。评议。
4、读出联系,初步感受意境。
再自由读这段话,想一想,这四种景物是怎么联系起来的?个别交流。师动情描述——夕阳西下,染红了天上的云朵,也染红了江水,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了。学生闭上眼睛想像。总结板书:水天一色,鸭霞齐飞。这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5、读出动静结合的意境。
水天一色展现了宁静的美。多媒体出示图画。生个别读。
这幅画上还有动的鸭和霞, “飞翔”和“飘荡”成就了一种动态的美。那么还有“缓缓”“轻轻”,请读一读这两个词,再放到句子里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生交流:这是留恋,这是深情。生个别读。
6、想象着读。
王勃站在滕王阁上,沐浴着秋天的晚风,感受着水天一色、鸭霞齐飞的美景,心潮起伏。请想象一下,当时他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或想到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补充诗句。多媒体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学生齐读。
三、认识人物。
王勃就这样动情地欣赏着,美美的陶醉着,在他的心里出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他要用笔把这美好的一切都表现出来。他是如何完成《滕王阁序》的呢?请大家细细地读一读第四节,说说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交流。追问“奇”在何处,结合理解“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这样美的诗句也深深地打动了阎都督。多媒体出示语句。结合理解“拍案叫绝”。从阎都督的动作和语言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王勃的确是个“奇才”。“奇”在何处?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交流。结合理解“文思如泉”,泉水是取之不尽的,说明王勃饱读读书,特别有才华。总结板书:胸有成竹、文思如泉。奇才。学生齐读这句话。
四、拓展诗句。
今天是诗文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我们通过诗领略到了少年王勃的丰采,我也通过诗再一次感受了教学的快乐。最后再以王勃的一句话来结束本课吧。多媒体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我们有一颗真诚的心,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有好朋友。下课。
上一篇:《人类的“老师”》教学反思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