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少年王勃》公开课教学设计» 正文

《少年王勃》公开课教学设计

[10-21 00:57:1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979

概要:《少年王勃》公开课教学设计 昨天上了一堂公开课《少年王勃》,之前对文本进行了长时间的解读,自我感觉仍然谈不上深入。 对三年级来说我实在是一个新手,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教材、这样的学生,我真的很迷茫:毕竟中年段和高年段在语文学习上的起点和终点是不一样的。 对于本文,我力图以开放性的问题“少年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来着手,建立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 本课我将目标设定为以下三条:1.以图文对照、诗文对照的形式,通过关注细节,丰满王勃作为一个奇才的形象。2.语言的积累,诗文的熏陶。3.习作指导的渗透。 课后,学校聘请的指导专家对我的这节课,提出了指导意见,今天修改以后明天还要去外校上课。可是有些地方我还是很困惑,教案修改得真的很艰难,现在把我第一次上课的教学设计贴上来,请大家帮忙提提宝贵意见。 《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质疑,突出“奇才”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少年,他的名字叫——王勃,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课题——9少年王勃。2.同学们,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师小结指导学法:同学们都有一

《少年王勃》公开课教学设计,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少年王勃》公开课教学设计
     昨天上了一堂公开课《少年王勃》,之前对文本进行了长时间的解读,自我感觉仍然谈不上深入。

     对三年级来说我实在是一个新手,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教材、这样的学生,我真的很迷茫:毕竟中年段和高年段在语文学习上的起点和终点是不一样的。

     对于本文,我力图以开放性的问题“少年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来着手,建立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

     本课我将目标设定为以下三条:

1.以图文对照、诗文对照的形式,通过关注细节,丰满王勃作为一个奇才的形象。

2.语言的积累,诗文的熏陶。

3.习作指导的渗透。

     课后,学校聘请的指导专家对我的这节课,提出了指导意见,今天修改以后明天还要去外校上课。可是有些地方我还是很困惑,教案修改得真的很艰难,现在把我第一次上课的教学设计贴上来,请大家帮忙提提宝贵意见。

 

 

    

《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质疑,突出“奇才”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少年,他的名字叫——王勃,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课题——9少年王勃。

2.同学们,王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师小结指导学法:同学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读出了少年王勃的许多优点,真好!那么,作者最想表现的是王勃的哪个优点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夸夸王勃。

4.板书:“奇才!真是奇才!”这是阎都督夸奖王勃的话,你们看:这个句子连用了两个感叹号,可见这位都督当时的心情特别激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奇才!真是奇才!”

5.有谁注意到了课文中都督说话时的动作?你能加上动作夸一夸吗?

6.拍着桌子叫好,这就是成语拍案叫绝。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都督这情不自禁的拍案叫绝!

5.见多识广的阎都督竟然对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这样连声称赞、甚至拍案叫绝,是什么原因呢?

二.诗文吟诵,图文对照,品读“奇才”

(一)诗

1.板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指导“鹜”的书写)

2.看着黑板你能再把这句诗来读一读吗?【师:恩,你把这里边一个难读的字“鹜”给读正确了,而且还注意了停顿,很好。谁也想来读一读。】

3.让我们一起来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这句诗吧

4.这句诗短短14个字,却写出了4种各有特色的景物: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句,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6.短短14个字却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刚才的感受一起吟诵这句诗吧!

(二)文

1.同学们,当时正是重阳佳节,滕王阁边的赣江上好一派迷人的秋景,你看!【出示图片、文字渐入】“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2.这景色美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3.这段话美在哪儿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你愿意把这壮美的(绚丽的、宁静的)秋景用朗读送给大家吗?

5.评价:多么迷人的景色呀,连小野鸭也陶醉啦!/多么绚丽的美景啊!那灿烂的云霞仿佛依偎着辽阔的天空,久久不愿离去。

6.让我们再次来欣赏这赣江秋景吧!【齐读】

7.少年王勃用凝练的字词、奇妙的想象将这赣江美景浓缩成了一句千古传诵的名诗。出示【齐读】

8.在王勃的《腾王阁序》里像这样的名句还有很多。

9.难怪,当那位都督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指板书:“奇才!真是奇才!”

三.关注人物,捕捉细节,深化“奇才”

1.读课文2--4自然段,课文还有哪些词句可以体现王勃真是个奇才?一边读课文一边划出有关的句子。

2.生交流

(一)王勃边看边想,……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1.同学们,这段话中的胸有成竹是一个成语,它指什么意思呢?【板书:胸有成竹】你能读好它吗?【评价:你读出了王勃的满怀信心】

2.为了做到写诗的时候胸有成竹,王勃是怎样做的?

(1)【红显:边看边想】他是怎样看的,他又在想什么呢?

(2)正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所以他才做到了——胸有成竹。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王勃学习。

3.这段话中还有两个成语——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板书】你能从这两个词读懂什么吗?

4.你知道吗?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写下的这篇《腾王阁序》洋洋洒洒共有700多字啊!

5.读了文章,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6.这段话中通过神情,动作,语言的描写,将奇才王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7.700多字的《腾王阁序》,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奇才,真是奇才!

(二)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谁也不敢答应。

1.同学们,王勃为什么要写《腾王阁序》呢?

2.都督的客人都是些什么人?面对都督的这个要求客人们是怎么表现的?

[1] [2]  下一页


Tag: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少年王勃》公开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