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正文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10-21 00:53:5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362

概要:(3)同学们,在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读出几个趣来?交流:三个趣。(1)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你感受到什么?(这只螃蟹很难捉)(2)那你从哪里体会到这只螃蟹可真不好捉。(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这么机灵的螃蟹,小伙伴捉到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我从“哎哟”一声知道)谁来读好“这个语气词,要读出疼痛的感觉。(3)师:同学们,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呦”一声的疼痛叫喊声,让我们体会了抓螃蟹的乐趣,你能通过朗读来让所有的人感觉到其中的乐趣吗?(4)生练习读。(5)指多名学生充分读,师相机评价。(6)生再有感情地读。〔设计意图:抓住被螃蟹咬的“疼”与赶海的“快乐”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赶海的“趣”。〕预设4:我觉得捏大虾很有趣。板书:捏大虾(1)指名读(出示:“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这段话中“咦”和“哦” 两个语气词能交换吗?(生谈体会:不能,小作者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3)同学们,在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读出几个趣来?

交流:三个趣。

(1)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你感受到什么?(这只螃蟹很难捉)

(2)那你从哪里体会到这只螃蟹可真不好捉。(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

这么机灵的螃蟹,小伙伴捉到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我从“哎哟”一声知道)谁来读好“这个语气词,要读出疼痛的感觉。

(3)师:同学们,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呦”一声的疼痛叫喊声,让我们体会了抓螃蟹的乐趣,你能通过朗读来让所有的人感觉到其中的乐趣吗?

(4)生练习读。

(5)指多名学生充分读,师相机评价。

(6)生再有感情地读。

〔设计意图:抓住被螃蟹咬的“疼”与赶海的“快乐”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赶海的“趣”。〕

预设4:我觉得捏大虾很有趣。板书:捏大虾

(1)指名读(出示:“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

(2)这段话中“咦”和“哦” 两个语气词能交换吗?

(生谈体会:不能,小作者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发出了疑问“咦”?后来当知道大虾在逗我时,恍然大悟,“哦”。)

(3)指导读好“咦”和“哦”两个语气词

 (4)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虾呢?谁来介绍一下。

    (威武、神气,像一员武将)

 (5)我们来看看戏台上的武将,观察大虾与武将有什么相象的地方。

     (出示京剧中武将的插图)(戏剧舞台上的武将头上常常插着两根翎毛,而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还真是与武将相象。)

 (6)如果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出大虾和武将的模样,那你的朗读一定会更逼真,感受也会更深,不信,大家试一试。(自读后指名读)

    (7)这大虾呀神气不了多久了,请大家读读下面一句。

(8)从“请轻轻伸手,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你体会到什么?(大虾很容易捉到,很高兴)

(9)大家捏住大虾了吗?有什么感受?

(10)谁再来读读这三句话,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大虾的“威武”,从而更显出了作者“捏”大虾时的神气与快乐。朗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写作技巧的理解与感悟。〕

 

预设5:师:刚才我们同小作者一起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感受了其中的乐趣,沙滩上其他人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先看看图片,想一想,然后把你想到的最有趣的事表演出来吧!(学生做捉海龟,捡海螺,追浪花的动作  )

师相机采访:你刚才弯着腰,低着头在做什么呀?(捉海龟)

            你那么高兴,你捡到了什么?(海螺)

            你双手在按着,头还摇了几下,为什么?(捉海鱼,鱼儿还有尾巴拍打水,溅得我满脸都是)

           你们一会跑上沙滩,一会又跑下去,在干什么?(追浪花)

师:书上是这样描写浪花的?请读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格外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生氛围,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模仿性强、爱表演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大胆表演、想象创新,学生在多种体验中,积淀了语言,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和赶海的乐趣。】

 

预设6:追浪花也很有趣。

(出示:“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说说你的体会吧!

  生:我觉得浪花“回过头来不忍离开”写得很有意思。

  师:谁还有补充?

  生: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浪花当作人来写,只有人才会回头、不忍心,让人感觉浪花很可爱,所以说这里很有趣。

  师:你可真了不起,还知道这里有了拟人的手法。看到这可爱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样?

  生:兴奋极了。

师:谁能读出作者的兴奋?(指名读)

师:如果能边读边想象,就更好了。(生自由读,师指导)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抓重点字词的重音朗读,理解文本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请写一写。(学生模仿一个片断,想象写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习作能力〕

 

  过渡: 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这时的大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1)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出示课件)

(2)这时的大海,,你觉得怎样?(大海很平静很美)

师:老师有个疑问,刚才几个自然段都跟赶海有关,都很有趣,可第四自然段没写什么有趣的事,好像跟题目没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呢?(在摸海星、摸螃蟹、捏海虾之后还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有海鸥,有晚霞,这当然有趣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