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观摩课《花瓣飘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溧阳市昆仑小学 徐学群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的意思。3.感知课文大意,能理清文章脉络。4.初步体会小女孩和母亲之间真挚、纯朴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品味语言,初步感悟小女孩和母亲之间真挚、纯朴的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一幅月季花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朵月季花?你了解月季花吗?有一位小女孩,她和我们一样也很喜欢月季花,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3.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3.把你觉得最有挑战性的段落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如果同桌认为他读得好,就在这一自然段旁边奖励他一个“★”。三、检查读书情况1.师:得到刚“★”的同学请举手。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投入,现在请你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最
观摩课《花瓣飘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观摩课《花瓣飘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溧阳市昆仑小学 徐学群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的意思。
3.感知课文大意,能理清文章脉络。
4.初步体会小女孩和母亲之间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初步感悟小女孩和母亲之间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一幅月季花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朵月季花?你了解月季花吗?有一位小女孩,她和我们一样也很喜欢月季花,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
3.把你觉得最有挑战性的段落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如果同桌认为他读得好,就在这一自然段旁边奖励他一个“★”。
三、检查读书情况
1.师:得到刚“★”的同学请举手。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投入,现在请你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最佳朗读水平。
2.指名学生读书
预设一:第3小节
1.第3节:一生读第3节。(出示第3节内容)
师指出“拿”“措”“惶”“恐”是生字,指名读。
“措”:找形近字(借、错),理解。
“惶”“恐”: 指读、齐读、识记、理解。
这一节的拦路虎被我们解决了,相信你会读得更好。(指读---还有谁读得跟他一样好---男女生赛读---齐读)。
2.引读第4---10小节。(出示4---10小节内容)师:这几小节你除了读第3小节外,还读了哪一小节?
(1)指名读第5节:指出“舍”是多音字,其它的读音是什么?
(2)第9节:一生读第9节。教读“惹”,选择字义。师范写,生描红。(指读---一二两组与三四两组赛读)
3.这几小节就是“我”与小女孩的对话,你们同桌两个对对话(同桌互读----指读)
4.小结:“我”与小女孩的对话,说了什么?(写“我”通过与小女孩的对话,得知她摘花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板书:谈花
预设二:第2小节
1.第2节:一生读第2节。
2.师指出“俯”“摘”“捧”是生字,指名读。
3.告诉学生这三个都是动词(动作演示)
4.字形识记:
“俯”:(师说字谜)一人到庙前,一人到寺下。
“摘”:请两个学生上黑板写,写对了表扬,写错了纠正。学生描红。
“捧”:用熟字换边旁的方法记住(棒)
5.师:把这些生字放到句子里面读,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通顺、流利(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6.通过读这一节,你们知道了什么?板书:摘花
预设三:第11小节
1.指读,评议。
2.通过这一节的读书,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花
预设四:第1小节
1.指读。
2.理解“红艳艳”。
3.齐读,从这一节课文,你又知道了什么?板书:花开
四、理清文章脉络
1.书读到这里,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快速浏览课文,把表示时间的短语用——画出来。
2.交流,板书。
五、概括主要内容
1.快速浏览一下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桌互说---指名说)
2.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1)怎么摘花瓣的?(2)为什么只摘花瓣?(3)摘花瓣做什么?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二、三。
板书设计:
6 花瓣飘香
一、花 开 (1)
二、一天清晨:摘花(2)
三、几天后的一个清晨:谈花(3---10)
四、第二天早晨:送花(11)
《花瓣飘香》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花瓣飘香》这篇课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给我们展示的却是小女孩充满爱心的金子般的心灵,她不仅仅爱惜花草,也深爱着自己的妈妈。在教学设计中。我觉得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一、重视字词教学。字词教学在中年段语文教学中仍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把情感融入到每个生字中,把情趣激发到每个童心中。在课堂上多创设情境,多创设活动,多创设形式,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让课堂活起来,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中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效果会更好。如动作演一演“俯”“摘”“捧”等表示动作的词,学生再现了小女孩当时采花时的情形。又如在理解“不知所措”“惶恐”词语的意思时,通过联系上下文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懂得了小女孩摘花被“我”发现后紧张、害怕的心理。
二、重视朗读。在教学中,我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我主要让学生解决认字和写字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文章读通顺,读准确。因此,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在朗读教学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改变过去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学生对这篇课文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想表演,我即时地让他们表现出来。有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气氛浓厚,学生的表演欲很强。
在本教学中,我觉得自己的激励语言还有待加强,还应该精炼自己的语言把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汇报课《菩萨兵》教学设计和反思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