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小儿垂钓》课后反思1

[10-21 00:57:1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431

概要:《小儿垂钓》课后反思12202卢永霞 发表今天在光泽上了一节不太理想的课。不过,我要感谢这次失败,让我又多了一次学习机会,多积累一些教学经验。这是福建省送培下乡的活动。我的任务是上一节课并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开一个讲座。国平老师通知我的时候,只剩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所以我就走了捷径,决定就带上次在福州钱塘小学上的那节课《小儿垂钓》。这段时间的准备重点放在了讲座上,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其实,这个准备的过程真的很累,有两个晚上我搞到四点钟才睡,所以最近精神状态都不大好。今天上午就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进入不了课堂,不能完全投入。不过,关键不在这里,关键在于我对农村学生估计不足。同样的设计,放在钱塘小学上与在一所城郊小学上,效果大相径庭。任教的班级是光泽县杭西小学的学生,今天上午才通知他们下午要上这节课。因此没有准备,也没有预习。这节课最大的问题是拖时,而拖时的主要原因是我对学情的估计不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课前听《读唐诗》这首歌,听完以后交流:你想到了哪些诗句?我没想到学生只想到一首《静夜思》,其他的都要靠一点一点的启发,才陆续想到一些,如《咏

《小儿垂钓》课后反思1,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小儿垂钓》课后反思1
2202卢永霞 发表

今天在光泽上了一节不太理想的课。不过,我要感谢这次失败,让我又多了一次学习机会,多积累一

些教学经验。

这是福建省送培下乡的活动。我的任务是上一节课并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开一个讲座。国平老师通知我

的时候,只剩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所以我就走了捷径,决定就带上次在福州钱塘小学上的那节课《小

儿垂钓》。这段时间的准备重点放在了讲座上,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

其实,这个准备的过程真的很累,有两个晚上我搞到四点钟才睡,所以最近精神状态都不大好。今天

上午就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进入不了课堂,不能完全投入。不过,关键不在这里,关键在于我对农

村学生估计不足。同样的设计,放在钱塘小学上与在一所城郊小学上,效果大相径庭。

任教的班级是光泽县杭西小学的学生,今天上午才通知他们下午要上这节课。因此没有准备,也没有

预习。这节课最大的问题是拖时,而拖时的主要原因是我对学情的估计不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

面:

1、课前听《读唐诗》这首歌,听完以后交流:你想到了哪些诗句?我没想到学生只想到一首《静夜思

》,其他的都要靠一点一点的启发,才陆续想到一些,如《咏鹅》《绝句》《回乡偶书》等,学生很

不熟,即使想到了也很难顺畅地背下来。这是我原先预设不足的地方。

——应对策略:可以在播放歌曲前就介绍词曲作者,提出听歌的要求,这样歌一听完,马上交流,学

生因有思想准备,就会更快说出相应诗句。如果学生还说不出来,那就师说歌词,带前一句,让生跟

后一句,不要记诗题,也不要记全诗,对古诗积累较少的农村学生来说,会容易些。让他们一开始就

有成就感,并带着这种成就感进入新诗的学习。

2、读完课题后询问题目的意思,这本是一个一带而过的环节,没想到也花了不少时间,因为那个学生

总是把题目的意思混同于第一句诗句:一个小孩子在学垂钓。三次启发均无效:“题目中有学的意思

吗?”“没有”“那你再说题目的意思。”结果他又说成了“学钓鱼”,“你从哪里知道他在学钓鱼

呀?”生读了第一句诗。“你要学会倾听哟,我的问题是——知道题目的意思吗?”结果孩子又说:

“一个小儿在垂钓。”等于没有解释诗题了,但总算勉强过关。

——应对策略:直接问:小儿的意思是……?垂钓的意思是……?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教

师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定要及时发挥“导”的作用。)

3、初读古诗后,我犯了大胆的错误。原来的预设是在询问“谁能把这首诗正确流利地读下来的,请举

手”后随便点一位举手的同学读诗就好了。可是我却大胆地想请一位没有举手的同学来体现一个教学

的过程。没想到被叫到的这一位第一句就读错了两个字,把“蓬”读成“逢”,把“稚”读成“知”

,为了纠正这两处读音,可费了不少工夫:先是同桌指出他把“稚”读成“知”后,让他当小老师,

领着大家读。(这个策略是错误的,应该把他的所有问题一起指出,再一起改正,而不应该指出一处

就先读一遍,还让他带读,导致大家跟着他读“逢头”)然后,再请同学指出他的另一处错误,把“

蓬”读成“逢”,这个时候老师把这个“蓬”和“逢”及其读音板书出来,让学生注音,再指名分别

组词并带读。

——应对策略:同样一位学生出现的两处字音错误,我的处理方法不同,略“稚”重“蓬”,这是受

了过去授课经验的影响。过去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把“蓬”读成“逢”,所以自己先入为主

地重视了。事实上,在这个班,那个学生会读错,并不表示所有学生都会错,我对“蓬”字的处理有

些大动干戈了,完全可以等第二或第三个学生出错时再板书正音。到那个时候,听课老师也会觉得这

个字音出现严重问题,需要提出来正音。像今天这种情形,我就处理得过急了,而且也浪费了不少时

间。

4、最浪费时间的大概就是学生说想象画面这个环节。我没想到学生根本不理会诗句,纯粹说自己的想

象,比如“蓬头”的理解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个说小孩子扎两个圆溜溜的头发,问他怎么知道的

?他说“我想到的”。另一个说的也是这种两个圆溜溜的发型 ,第三个说是“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

头。”第四个说是“乱蓬蓬的头发。”我在此时缺乏引导机智,没有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准确的回应

,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完意见后,出示插图,按部就班地介绍“蓬头”的两种解释。

——应对策略:应在学生说出第一个答案时就出示插图:“是这个样子的发型吗?”学生肯定后,老

师也相机肯定:“对,可以这么理解。”然后再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就避免了学生说出雷同

的答案。关于“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的意见,可以反问:“后面那个成人也没有戴帽子,我们

可不可以说他是蓬头大人?”第四个学生说是“乱蓬蓬的头发”直接肯定说:“是呀,也可以这么理

解的。”

思考:对于不懂得如何在读诗中想象画面的学生,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据词想象呢?如这所小学的

校名叫杭西,我就告诉孩子们,当我听到这个词时,我就想到了杭州西湖美丽的风光。请问你们在听

[1] [2] [3] [4]  下一页


Tag: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小儿垂钓》课后反思1》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