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黄山奇松》教学案例

[10-21 00:53:5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阅读:68846

概要: 作者:张柯芳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由“学会”转变会“会学”,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黄山奇松》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风景区的许多奇松,它们姿态独特,美不胜收。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等学习方法,做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自能阅读、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对学生“授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读中悟,在质疑问难、自读解疑和读议领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课文重点、突破难点,依据本课的特色,教学中,紧紧围绕“奇”,在黄山松的“奇”上寻找突破口,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直观形象的图片及生动优美的影视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

《黄山奇松》教学案例,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作者:张柯芳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由“学会”转变会“会学”,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黄山奇松》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风景区的许多奇松,它们姿态独特,美不胜收。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等学习方法,做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自能阅读、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对学生“授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读中悟,在质疑问难、自读解疑和读议领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课文重点、突破难点,依据本课的特色,教学中,紧紧围绕“奇”,在黄山松的“奇”上寻找突破口,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直观形象的图片及生动优美的影视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运用谈话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学习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师:同学们,马上就要“五一”劳动节了,有没有打算出去游玩呀?你准备建议你的父母带你去哪儿呢?为什么想去哪呢?生1:我想去常州恐龙园,因为我是个恐龙迷,上次去过一次,但还没尽兴。生2:我想去锡惠公园。因为那儿的景色非常迷人。生3:我想建议我的爸爸、妈妈带我去九寨沟。由于上学期我们学了《九寨沟》这篇课文,那儿有五彩池,有瀑布,还有许多珍稀动物,我觉得那儿就是人间的天堂……许多学生均说也想去九寨沟。师:今天老师再向你们介绍一个“五一”旅游的好去处,那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媒体出示“黄山”两字)那里的松、石、云、泉都非常有名,大家想去吗?生齐说:想。师:现在让我们先去领略一下黄山松的“奇”。(媒体先出现黄山松图片,然后逐渐出示特写的“奇”字)齐读课题后学生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指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2、学生评价(根据读书要求评价)3、听课文朗读,边听边看边思:黄山松奇在哪?4、交流(1)位置奇(提示: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2)形态奇:(回答后齐读最后一段)(三)品读体会师(过渡):黄山松千姿百态,形态各异,让我们一起到曾被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去观松,在那儿,你会看到哪些松树呢? 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二段,在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上做上不同的记号。(1)学习迎客松:师:细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理解:“遒劲”“饱经风霜”    看图想想“郁郁苍苍”是说这棵树长得怎么样?你能换个词吗?指导读该句。师:谁来读一读第二句,想想这句话是写什么?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它名字的由来)指导朗读师读第三句,要求学生换一种说法,请用上“不仅……而且……”师: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仅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人们只要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黄山。指导朗读。(“乃至”后适当加重语气)师: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迎客松的奇、美以及对它的赞美喜爱之情表现出来。学生自行试读、指读、齐读。(2)学习陪客松师(过渡):迎客松是那样的奇美,那陪客松又是怎样的呢?生:①读有关描写陪客松的句子②说说陪客松的奇特又表现在哪呢?③看图④读:要求把它的奇读出来师:送客松又奇在哪呢?①自由读课文②指答   看图理解“蟠曲”并与迎客松的“遒劲”作比较③感情齐读师:玉屏楼前的三大名松果然是那样的神奇,让我们用饱含情感的朗读再一次去体会这三大名松的奇。学生齐读第二段中描写三松的句子师: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松最具有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让我们去一饱眼福,好吗?学生观看录像。引读:看完这一画面,我们不禁脱口而出:黄山松真是——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是它们装点着整个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难怪人们会对它——情有独钟。(四)走进黄山过渡:黄山四绝中其他三绝也是别有情趣,让我们再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1、学生观看“怪石”及“云海”。在观看的过程中,师配以解说,学生屏息凝视着画面。(观看完毕,有学生轻轻地说:好美呀,我真想身临其境地去一饱眼福。)师(接过这位学生的话深情地):是呀,黄山实在是太美了,它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峨眉的秀丽,雁荡的巧石,丹霞的崖谷,嵩山的锐峰,恒山的浑厚,黄山都兼而有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明末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黄山——这一举世奇景,它不仅是山,也是海,是山之海,云之海,松之海,花之海,光之海,诗之海,是一片画的海洋。(五)作业设计师:你想去黄山旅游吗?生(激动地):想!师:心动不如行动,那就赶快行动,写一份建议书,建议你的父母带你去黄山,把去黄山的理由写充分,可以吗?题外话:下课了,同学们夹着课本走向教室。生1:黄山真是太美了!那松可真是奇特,形态各异。生2:后天就是五一节了,别的地方我不想去了,我得说服我爸爸、妈妈带我去黄山,让我切身感受一下黄山松的奇、特、美。生3:我也想去黄山。老师说五月也能看到云海,我可不能错过。刚才从网络上看还不过瘾,我可得身临其境一下,做一回神仙。哈!……教学评析: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如何在教学中创设良好、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条件。对学生来说,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特别能引发兴趣。时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旅游是师生均感兴趣的话题。本课导入从五一节外出旅游引出,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设疑入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虽寥寥数语,却别开生面,扣人心弦,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学生带入情境。二、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事。在这节课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教育,使我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革: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阅读,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片、声音、动画、影片,这说是信息时你“超媒体”阅读。在教学中,联系课文语境,充分利用网络,将黄山的美景,通过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大量的奇松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这一“超媒体”阅读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着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与感受、体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阅读的触角伸向更广袤的空间,便于学生去解决问题。三、给学生提供情感“发泻”的机会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阅读是吸收和表达相统一的过程,写是让学完成“意化”和“物化”的双重转化过程。“情满则溢于笔端”,因此在作业设计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由说到写,让学生用笔写出自己想去黄山的迫切之情,既将本课所学加以巩固,又复习了本学期的学写建议书,让每一个学生“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 ——此文2004年12月在江苏省教育学会的“蓝天杯”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Tag: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黄山奇松》教学案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