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一、教材分析 《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秋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重点及难点:蝴蝶谷远在台湾,书上虽然有生动的插图,但对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我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这种美景,并通过多种方法、多层次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作为第二课时的重点。学生都没有去过台湾,对台湾的了解仅限于这篇课文,要激发他们对台湾的热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作为本课难点,通过图片和简介,课内外知识相结合,以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 二、教法学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课文的感悟有深有浅。《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台
《台湾的蝴蝶谷》说课--心淡如菊,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一、教材分析
《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秋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重点及难点:蝴蝶谷远在台湾,书上虽然有生动的插图,但对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我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这种美景,并通过多种方法、多层次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作为第二课时的重点。学生都没有去过台湾,对台湾的了解仅限于这篇课文,要激发他们对台湾的热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作为本课难点,通过图片和简介,课内外知识相结合,以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
二、教法学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课文的感悟有深有浅。《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台湾的蝴蝶谷》一课4个自然段没有严密的逻辑顺序,除了第一段整体描述台湾外,另外三段处处都体现了蝴蝶谷的美。根据这一特点,我紧扣蝴蝶谷的美丽,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段落,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体会、感悟,达到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从而指导有感情朗读,达到内化的效果,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及时鼓励、表扬,让黑板上的蝴蝶和学生作朋友,教室里彩蝶纷飞,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的要求,本篇课文用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第二课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台湾蝴蝶谷的美丽。第三课时:指导书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一)交流认识,尝试质疑。
对宝岛台湾,学生或多或少有些了解,因此揭题后,教师不妨给他们一点时间,交流一下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台湾的情况。这样,既为学习课文提供了知识背景,又形成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畅所欲言中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在此基础上板书“蝴蝶谷”,让学生猜一下,台湾的蝴蝶谷是怎样的?孩子善于想象,“蝴蝶谷”一词可以引发他们的联想。然后让学生质疑:“你还想知道蝴蝶谷的哪些情况?”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一般会提出这些问题:为什么称它是蝴蝶谷?蝴蝶谷到底有多少蝴蝶,在台湾什么地方?台湾怎么会有蝴蝶谷的?也许他们还会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老师不要“一棍子打死”,提问的能力是在提问的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对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教师要充分肯定。
(二)充分朗读,整体感知。
让学生初读课文,给足读书时间,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反馈交流时允许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学生一般也就读得比较流利,容易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对于听的学生来说,学到的东西也更多一点。这样,读书活动就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这个环节特别要处理好个别读和全体读的矛盾,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在听、评中有所提高。之后,可再给学生一次通读全文的机会,让学生扬长补短,在读中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三)释疑体悟,感受蝴蝶谷的美。
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默读课文,共同释疑,重点解决:1.台湾怎么会有蝴蝶谷的?可以通过读课文解决这个问题。课文第一节写了“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因而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2.蝴蝶谷里的蝴蝶多不多?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解决。课文第二、三、四节都在写蝴蝶数不胜数。3.为什么蝴蝶谷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因为蝴蝶谷很美,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感受蝴蝶谷的美,可以这样教学:
上一篇:《台湾的蝴蝶谷》详细案及说课稿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