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江苏省淮安中学《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7(苏教版必修一)» 正文

江苏省淮安中学《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7(苏教版必修一)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一   阅读:68331

概要:《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奥尔多 利奥波德知识目标:1、理解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本文作者通过诗化的语言来表达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的特点。能力目标: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情感目标:了解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教学的重、难点:1、学习本文作者通过诗化的语言来表达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的特点。2、理清文章脉络和情感。教学方法:阅读、研习、讨论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奥尔多 利奥波德的一篇随笔《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书中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就是《沙乡年鉴》

江苏省淮安中学《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7(苏教版必修一),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奥尔多 利奥波德

知识目标:

1、理解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本文作者通过诗化的语言来表达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情感目标:了解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的重、难点:

1、学习本文作者通过诗化的语言来表达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的特点。  

2、理清文章脉络和情感。 

教学方法:阅读、研习、讨论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奥尔多 利奥波德的一篇随笔《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书中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就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同学们预习过课文了吗?  

预习过课文之后,文章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一只狼的嗥叫)。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很多读过《沙乡年鉴》的读者,也是觉得在这本书中让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最忘不了的就是那只垂死的老狼。同时,它也是令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幡然醒悟、毕生难忘一只狼。为什么这只狼能有如此魔力,让这么多人难以忘怀?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作者用饱含哲理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去刻画的那只令人难以忘记的狼!  

二、分析文本  

教师范读第一小节。  

1、文章开篇就是对一声“深沉的、骄傲的”狼嗥的特写,大家闭上眼睛去幻想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群山寂静,只能隐隐听到风过树林,叶子的沙沙声,突然一声狼嗥撕破了这份宁静,嗥叫声从一个山崖传向另一个山崖,回荡在山谷中。  

板书:狼嗥图。  

2、提问:这声狼嗥对于不同的生物,分别有着怎样的意义?看看文中是如何描述的?  

明确:对于鹿,(它是死亡的警告);对于松林,(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一场撕杀即将上演;对于郊狼,(它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冷炙的允诺)是彻底地清扫战场,绝不浪费;对牧牛人,(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狼会咬死牛,造成财产的损失。对于猎人,(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打狼。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涵义,这个涵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去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3、提问: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尽管作者是位生态学家,谈的是生态问题,但是他没有用论文的那种严谨单调方式来表达,而是将深刻的生态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这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一个显著的特色。  

4、提问:有狼的地区是怎样一幅图景呢?文章中有没有给我们描绘?你能找出来,用优美的语言具体的描述一下。

(第三小节:深夜里一匹驮马的嘶鸣,滚动的岩石的嘎啦声,逃跑的鹿的砰砰声,云杉下道路的阴影。)狼在深夜里和驮马的厮杀搏斗,狼追击猎物震动了岩石发出嘎啦声,被狼追逐的鹿拼命的逃跑,砰砰的脚步似乎就在我们耳边,山路上高大的云杉留下了黑黑的树影,黑夜里的一切动静都和狼相关。

追问:作者的描绘告诉我们有狼的世界有什么特点?  

板书:生机勃勃  

5、提问:有狼的世界是生机勃勃的,那没有狼的世界是怎样的?课文哪一部分写没有狼的世界的样子的?请同学自读,找出相关语句和段落。

(第七小节:我看见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木,不做其它事情。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着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这些鹿是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狼没有了,鹿的数量无法得到控制,吃光了山上的所有植物,鹿由于缺乏食物而成群的饿死。  

(第八小节:那一座山就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没有了狼,山变成荒山,草原退化,变成荒原。  

(第九小节: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生态失衡,荒原荒山,沙尘暴摧毁人们的家园,摧毁未来的生活的希望,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未来被冲刷到大海里去。  

6、提问:这是       图?荒山(原)图。与有狼的世界生机勃勃相比,这该怎么形容呢?死气沉沉。作者用简洁传神富有诗意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两幅完全不同的图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人类怎样对待狼?作者也深刻的思考了这个问题。  

作者通过描述一次猎杀狼的过程,非常细致的把自己怎样思考过程写了出来。一起看4——6小节。一起读。提问:说说让你最有感触的文字,谈谈你自己的感受。讨论。  

第四小节:狼的出场:(小狼)(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块。)

枪响之后,(第五小节: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收获猎物。(第六小节:当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所在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

收获猎物应该是喜悦的,怎么会有难受的感觉?  

在作者对小狼活蹦乱跳的生命状态与对老狼垂死时眼中那令人难受的绿光的描写中,读到了作者内心的愧疚与良心的谴责和对生命的悲悯情怀。  

 第六小节:“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1] [2]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必修一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一
》《江苏省淮安中学《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7(苏教版必修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