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阿房宫赋》鉴赏·教学实录» 正文

《阿房宫赋》鉴赏·教学实录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二   阅读:68315

概要:师:对,这点讲得非常好。 生2:在艺术构思上两篇文章有明显不同。《过秦论》是借助历史史实言志;《阿房宫赋》是借助丰富想像托物言志。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请同学们看屏幕:(投影) 不同点: 1, 《过秦论》陈涉起义等史料详写; 《阿房宫赋》陈涉起义等史料略写。 2, 《过秦论》借助历史史实“言志”; 《阿房宫赋》借助丰富的想像“托物言志”。 师: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发现这两篇文章不愧是文言文中的极品,难分高下,各有千秋。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点评《过秦论》和《阿房宫赋》。 ( 生思考,师巡场并与学生交流) 师:( 启发学生思考) 同学们还记得《过秦论》的作者贾谊是多大年纪离开人世的吗? 生:( 摇头) 不知道。 师:贾谊33 岁忧郁而死。( 学生笑) 同学们也许觉得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忧郁而死? 如果换成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还差不多,但是贾谊的确因忧郁而死。贾谊才华横溢,遭人嫉妒,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因此忧郁而死。苏轼曾经对贾谊就有过这样的评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我们读读《过秦论》,看看“文”真的如“其人”吗? ( 生

《阿房宫赋》鉴赏·教学实录,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师:对,这点讲得非常好。

  生2:在艺术构思上两篇文章有明显不同。《过秦论》是借助历史史实言志;《阿房宫赋》是借助丰富想像托物言志。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请同学们看屏幕:(投影)

  不同点:

  1, 《过秦论》陈涉起义等史料详写;

  《阿房宫赋》陈涉起义等史料略写。

  2, 《过秦论》借助历史史实“言志”;

  《阿房宫赋》借助丰富的想像“托物言志”。

  师: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发现这两篇文章不愧是文言文中的极品,难分高下,各有千秋。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点评《过秦论》和《阿房宫赋》。

  ( 生思考,师巡场并与学生交流)

  师:( 启发学生思考) 同学们还记得《过秦论》的作者贾谊是多大年纪离开人世的吗?

  生:( 摇头) 不知道。

  师:贾谊33 岁忧郁而死。( 学生笑) 同学们也许觉得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忧郁而死? 如果换成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还差不多,但是贾谊的确因忧郁而死。贾谊才华横溢,遭人嫉妒,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因此忧郁而死。苏轼曾经对贾谊就有过这样的评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我们读读《过秦论》,看看“文”真的如“其人”吗?

  ( 生读《过秦论》思考)

  生1:《过秦论》写得很有气势。

  生2:针砭时弊,说理透彻。

  生3:很有男人气,“文”不像“其人”。

  师:同学们评得很准确。贾谊虽然性格内敛,可文章却写得汪洋恣肆,似大江奔流,一泻千里。很有男人气,这种男人气又叫—— —

  生:( 齐声) 阳刚气。

  师:如果用一个短语来表示就是—— —

  师生:阳刚之文。( 板书:阳刚之文)

  师:《阿房宫赋》呢?

  ( 生思考)

  生1:脍炙之赋。

  生2:华美之作。

  师:哪个说法更好?

  生:( 几乎异口同声) 华美之作。

  师:好,“华美之作”与“阳刚之文”还是个对句呢。

  ( 板书:华美之作)

  师:今天这节课欣赏了《阿房宫赋》的结构之妙,语言之美,同学们一致认为它是一篇华美之作,确是“古来之赋,此为第一”。这么好的文章,我们是不是该把它背下来?(生:点头) 中学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多背些古代诗文,将是人生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点评】比较,是文学鉴赏的重要方法。在“比较”中,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感悟优劣的灵性都会得到提升。坚持这样做,思路、视野就会越来越开阔。

  这节课的“比较鉴赏”自有特色。教师将示范与引导结合起来,据文说理,扎扎实实,一步一进,不断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交流渐入佳境。

  鉴赏课,在师生“共识”中收束,就本节而言,很完美;但,它不是固定模式,仅是一种样式。同一篇作品,同一个鉴赏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有分歧,见仁见智,不仅是正常的,恐怕还是经常的。但愿文学鉴赏课百花齐放。

  附板书《阿房宫赋》 杜牧

  一、赏结构:

      宫殿→美人→财宝

          ↓

         托物(基础)

          ↓

 (秦)骄奢亡国→ ↓ →(唐)勿蹈覆辙

         言志(目的)

写作意图:借阿房宫的兴灭,寄托对统治者的讽喻。

  二、品语言

三、作评价:

夸张———不过度  《过秦论》———阳刚之文

议论———不干枯  《阿房宫赋》———华美之作

  〔教学后记〕

  备课思路与构想:

  ①为什么选定《阿房宫赋》作研究课?

  基于两点考虑:一是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偏重词语教学,忽视对篇章结构、写作技巧的鉴赏。即使讲,也只是给结论,几乎没有鉴赏过程,形成了一种可怕的“程式化”教学模式。二是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特别强调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编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约占60%,文言文约占40%,《阿房宫赋》既是文言文,又是文学作品,从这个角度看,最有研究教法的价值。

  ②为什么从“鉴赏角度”解读文言文?

  钱梦龙先生说“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 包括古诗歌) 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这些作者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于是把教学重点定位在“赏结构”“品语言”上。

  ③设计三个教学环节的思路是什么?

  整个教学中由“赏结构”“品语言”“作评价”三个审美环节构成。三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整体—局部—整体,避免了语文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法。再有,教学中还有意安排了三次诵读:默读、轻声读、比较默读,三次诵读分别穿插在三个教学环节之中,每次诵读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陶醉,在诵读中作出理性的评判。在整个审美活动中,不但可以充分发挥“鉴赏主体”的个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上一页  [1] [2] [3] 


Tag:高一语文必修二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二
》《《阿房宫赋》鉴赏·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