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3)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5)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动词使动:使…活名词作状语:用待兄长的礼节动词使动:使…跟从名词作状语:像鸟展翅那样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王)(二)说说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和今天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找出一些同类的例子,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这里的四个例子只是古今之变中词义变化的部分现象。在文言文的阅读中要特别注意这类古今异义词。 (三)翻译句子(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明天犒劳士兵,(让他们)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夺走项
陈庆德《鸿门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http://www.88haoxue.com(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3)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5)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
动词使动:使…活
名词作状语:用待兄长的礼节
动词使动:使…跟从
名词作状语:像鸟展翅那样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王)
(二)说说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和今天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找出一些同类的例子,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这里的四个例子只是古今之变中词义变化的部分现象。在文言文的阅读中要特别注意这类古今异义词。
(三)翻译句子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明天犒劳士兵,(让他们)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四)赏析刘邦和项羽的两首古歌,作出你的评论。
附录:
(一)垓下歌(项羽) (二)大风歌(刘邦)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大风起兮云飞扬,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同时也显露出项羽唯我独尊,埋怨命运,从不反省自己的致命弱点。
公元前195年,刘邦西归途径故乡沛县,与父老乡亲宴饮,席间唱出了这首《大风歌》。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示出他的矛盾的心情。
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这种悲壮更带上了爱的深情;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这种悲哀更带着对未来的担忧。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个人在历史面前的渺小和感伤。
2、完成《同步导学》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