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2» 正文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2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四   阅读:68546

概要: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2,标签: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精神品格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二)

高一语文组 制作:李进丽 审定:毕文生,岳中博2009-4-10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2.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

教学设想

1.结合预习,采用诵读及探究法理解词句.掌握应知应会的词语,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至于人物分析则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多作分析.

2.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促进学生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

3.如有时间,可以考虑比较《季氏将伐颛臾》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篇文章,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

【学习过程】

检查一,二段的背诵.(A级)

学习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你认为该段的重点字词有:(B级)

3.请用"/"线画出以下两个句子的断句:(B级)

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本段的词类活用有:

5.小试身手:请你在口译该段的基础上笔译下面几个句子(C级)

后世必为子孙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④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再次齐读课文,探讨交流以下问题:(C级)

冉有道出讨伐颛臾的真正理由是什么 孔子又是怎样反驳冉有的

7.朗读第三段,尝试背诵.

三,朗读全文,结合全文思路,自行总结背诵经验.

教师检查背诵,指名背与交互背进行.

四,小结全文,合作探究(分析课文中"仁"的具体体现 ):(C级)

课文中哪里能体现出孔子的"仁"的政治思想

请列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及佳句:(B级)

课堂反思

孔子的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

课堂巩固训练

基础知识

1.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 )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是社稷之臣也

③是谁之过与 ④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2.找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项( )

①危而不扶,颠而不持

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④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3.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5."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无乃/尔是过/与

③无/乃尔/是过/与④无乃/尔/是/过与

二,课文阅读训练

"冉有曰:'今夫颛臾,……后世必为子孙忧.'……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

①"今夫颛臾","君子疾夫舍曰","夫如是","相夫子"四个"夫"读音,词义都相同.

②"后世必为子孙忧"与"吾恐季孙之忧"的两个"忧",词性相同,而词义不同.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不","盖均无贫"中的"无"都是否定的副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必修四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四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