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学案4» 正文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4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四   阅读:68245

概要: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后为大司农。芝奏曰:“王者之治,祟本抑末,务农重谷。方今二虏未灭,师旅不息,国家之要,惟在谷帛。臣愚以为专以农桑为务,于国计为便。”明帝从之。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1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行者皆弃老弱走 走:逃跑B.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 数:屡次C.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报:报告D.芝性亮直,不矜廉隅 矜:夸耀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于鲁阳山遇贼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此孝子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4,标签: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

后为大司农。芝奏曰:“王者之治,祟本抑末,务农重谷。方今二虏未灭,师旅不息,国家之要,惟在谷帛。臣愚以为专以农桑为务,于国计为便。”明帝从之。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1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行者皆弃老弱走          走:逃跑

B.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        数:屡次

C.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报:报告

D.芝性亮直,不矜廉隅        矜:夸耀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于鲁阳山遇贼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此孝子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C.芝乃驰檄济南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D.因芝妻伯父董昭        相如因持璧却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司马芝避乱荆州,守母遇贼之事,表现了他非凡的品格,为下文写其为官事迹起到有力的铺垫和烘托作用。

B.司马芝任菅长时,征调郡主簿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刘节不从。司马芝便上书太守,列举刘节的罪状。太守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使刘节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C.司马芝任广平县令时,征虏将军刘勋给他写信,却不署姓名,多次嘱托他帮忙。鉴于刘勋的特殊身份,司马芝不得不听。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司马芝并没有因此获罪。

D.司马芝为人耿直,从不两面三刀。和别人谈话时,只要不同意,就当面指出,回去后也不会有微词。他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

15.将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4分)

 

 

(2)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3分)

 

 

(3)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3分)

 

 

六,虚词积累:【因】

(一)介词。

1.------------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七,构建知识体系:文言文宾语前置的类型

1、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句式:疑问句)

   古汉语疑问代词:何、谁、孰、安、焉、胡、奚、曷、盍(译为“何)

例: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且焉置土石?            

 王问:“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

2、文言文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否定副词:不、弗、未、否、勿、毋、无、莫、非

   例: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古之人不余欺也                时不我待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以加重语气。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夫晋,何厌之有?

        唯利是图        唯命是从          无乃尔是过与

4、介词宾语是方位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例: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5、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

   例:余是以记之              一言以蔽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必修四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四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