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往事依依》导学案2(讲学稿)» 正文

《往事依依》导学案2(讲学稿)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414

概要:万端:(头绪)极多而纷繁,各种各样。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依稀:模模糊糊。 凝注:凝聚,凝结。 ③ 多音字或形似字。 竟:未竟之时、有志者事竟成、竟然。 竞:竞争、竞赛、竞选。 彩:五彩、喝彩、剪彩、丰富多彩。 采:采茶、采购、采取、兴高采烈。 2、明确:第一段,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回忆了四件往事:(1)、小时候观图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 (2)、学生时代读书美不胜收 (3)、老师讲课入情入理,激起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4)、老师教导令我受益终身。3、分析第四段中的诗句。四、布置作业: 1、 抄写字词。2、 背诵《千家诗》中的诗句 。第二课时一、 检查复习:重点字——补充 谆谆告诫 水泊梁山 二、 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所表达感情。 1、第二段回忆小时候观图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的情景。 作者先说观一幅山水画,对这幅“极普通的画”“竟百看不厌”,表明“我”的入迷;“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表明“我”的入神;“甚得其乐”“乐在其中”表明观画能怡情。

《往事依依》导学案2(讲学稿),标签: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万端:(头绪)极多而纷繁,各种各样。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依稀:模模糊糊。

凝注:凝聚,凝结。

③ 多音字或形似字。

竟:未竟之时、有志者事竟成、竟然。

竞:竞争、竞赛、竞选。

彩:五彩、喝彩、剪彩、丰富多彩。

采:采茶、采购、采取、兴高采烈。

2、明确:第一段,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回忆了四件往事:(1)、小时候观图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

                 (2)、学生时代读书美不胜收

                 (3)、老师讲课入情入理,激起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4)、老师教导令我受益终身。

3、分析第四段中的诗句。

四、布置作业:

1、 抄写字词。

2、 背诵《千家诗》中的诗句 。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重点字——补充 谆谆告诫 水泊梁山

二、 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所表达感情。

1、第二段回忆小时候观图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的情景。

   作者先说观一幅山水画,对这幅“极普通的画”“竟百看不厌”,表明“我”的入迷;“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表明“我”的入神;“甚得其乐”“乐在其中”表明观画能怡情。再说观看《评注图象水浒传》的情形,用“一 ……  就 ……”的句式表明“一幅幅插图”富有吸引力,“好象就是”“不知不觉”等语句形象地描绘出“我”借助眼前的景物解读梁山泊背景的读书趣事。然后用年龄增长后重读《水浒传》的体会反衬小时候读《水浒传》形象之鲜明。最后点明形象思维在加深记忆方面所起的作用。

2、第五段所举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有何异同?

明确:

相同点:两位老师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作者都是爱国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理,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读诗词,爱好新文学的热情。

不同点:①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

②所讲内容是一古一今

③讲课情状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右摇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表情凝注在眼睛里。

④ “我”读了辛词每“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而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则“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3、 课文第六段引述老师的话的落脚点在哪里?“我”为什么对此“铭记于在心 ”且“一生受用不尽”?

明确:老师这句话的落脚点在“做人”,在作者看来。“当时老师并不说多少大道理,但教我们读书明理,明做人的道理”(于漪语)作者正是按老师的谆谆教诲去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从中获益匪浅,所以“我”永远铭记在心且受用不尽。

4、画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美的语句。

明确:①、用词举例:第一段的“搜索枯肠”用的好,表明许多事情竭力思索都想不起来,衬托文中写得着几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二段的“雄伟险峻”和“烟波浩淼”写得好,分别写出了梁山和水泊的特点。

第四段中的“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美不胜收”这些词把变化多端的自然美景概括的描写出来了。

②、美句举例:第二段写作者读《水浒传》犹如身历其境,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个人的喜怒爱乐等感受。

第四段中的诗句引用得好,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和各种色彩,美丽如画。(请学生读文中诗句,并加以拓展。)

5、结合自身体验谈一谈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见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

(学生先读书,自己动手动脑; 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最后,代表发表见解,其他人补充,边读边体会。)

 三、 小结延伸:

通过大家的合作学习,我们体味作者用词达意的匠心独运,也品味到到文中蕴涵的诗情画意。诸多小事给了作者良好的影响,它们为于漪老师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同学们,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哪件事给你影响最大,使你受益无穷,请讲出来听听。

(学生讲生活体验)

老师引导:只有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人,才有激情抒写对自然、生活、祖国的热爱;让我们象于漪老师那样多读书、读好书吧!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四、 布置作业:积累文中优美语句及诗句。

板 书:  

往 事 依 依

看山水画 甚得其乐

读《水浒传》 身历其境 爱自然

读《千家诗》 心旷神怡 爱生活

听国文课 抒爱国情 多读书

登北固楼 感兴亡事 好读书

读中外小说 开阔视野

巩固练习

1、据提供的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准确把握词义)

(1)过去的事还记得很清楚,就如同新近发生的事情一样。(      )

(2)亲身到了某个地方,形容感受深切。(      )

(3)感到很有滋味,特别有兴味。(      )

(4)形容背诵得流利纯熟。(      )

(5)连乌鸦麻雀的鸣叫都没有了。形容非常寂静。(     

2填空。  (文学知识和相关常识)

(1)《往事依依》的作者是_____        。

(2)《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作者是_____       ,字_____          ,号_____      ,历城人。

(3)《南归》一诗的作者是_____      。

(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出自____   代_____        《_____        》中的诗句。

(5)形象思维是_____      创作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借助_____      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_____      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掌握概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往事依依》导学案2(讲学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