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正文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878

概要: (2)社会主义建设时候,需要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时候”范围太小,应改为“时期”)(属词义范围不当) 3、关联词语误用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只有”和“就”不是同套关联词,不能配搭使用,应将“就”改为“才”,不能将“只有”,改为“只要”,因为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而不是充分条件关系)(属关联词语配套使用不当)(二)语法错误 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五种:成分残缺、成分多余、配搭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杂糅。 1、成分残缺 成份残缺是指必须具备的功法成份残缺不全,影响了语意表达,不指根据语境省略了某一成份或某些成份而语意表达不受影响的现象。 (1)缺主语: 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 (2)缺谓语 例: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魏然屹立在天目旁边。(因句子较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标签: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2)社会主义建设时候,需要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时候”范围太小,应改为“时期”)(属词义范围不当)
    3、关联词语误用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只有”和“就”不是同套关联词,不能配搭使用,应将“就”改为“才”,不能将“只有”,改为“只要”,因为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而不是充分条件关系)(属关联词语配套使用不当)

(二)语法错误

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五种:成分残缺、成分多余、配搭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杂糅。
    1、成分残缺
    成份残缺是指必须具备的功法成份残缺不全,影响了语意表达,不指根据语境省略了某一成份或某些成份而语意表达不受影响的现象。
   (1)缺主语:
    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
   (2)缺谓语
    例: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魏然屹立在天目旁边。(因句子较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忘记前边结构而致使缺谓语,是谓语残缺的主要原因。此例中前面主语是"南堡人民",后面没有与之相呼应的谓语,应在"一道"前加上"使"等)
   (3)缺宾语
    例: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句子稍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忽略了与前面成分呼应,是造成宾语残缺的重要原因。此例末没有与谓语"讨论"相呼应的宾语中心词。应在其末加上"的问题"等)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就会造成表意不严密等情况。此例仅"付出劳动"是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应在"劳动"前加"艰苦且有效的"限制语)
   2、成分多余
   (1)主语多余
    例: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原因”与后“因为” 重复,应去掉 “的原因”或“因为”)
   (2)谓语多余
    例: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进行”多余,应去掉)
   (3)宾语多余
    例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 “的编写”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那里有肥沃的土地,有丰富的各种矿藏。有布满无数珍宝的山村。(“的各种”多余。应删掉)
   3、配搭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塑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3)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人群”是一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 ”改为“人”)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例:规规矩矩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端点。(判断句中主宾意义不属同一范畴造成了主宾意义上搭配不当。此例中“两条平行线是端点”明显地搭配不当。可将“端点”改为“直线”等)

二、自读《语段的修改》一文,了解语段修改的几种常用方法。

1、布置任务,明确修改重点

2、交流学习所得

教师组织交流

3、组织训练,巡视,指导

三、学生完成专题训练习题

学生讨论完成

第四课时

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


 一、活动主题及相关话题:
   1、主题: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2、相关话题
   (1)以人为本
   (2)关注生命

   (3)关注奥运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生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三、活动形式
    1、听广播,看电视报纸;

2、小组、班级辩论交流。
 四、活动过程:
   1、准备

学生回家听广播,看电视报纸,上网搜集材料

熟悉的了解新近最详细的热点问题;在反复推敲、揣摩。最后写出发言提纲,或者较为详细的讲话稿。
   2、交流,谈谈看法
      每组推选2名代表谈谈感受。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看法。
   3、以“关注汶川地震”为话题,写一篇周记。
   

第五、六课时

专题“叶”

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叶子的经典语言,能在生活中感悟“叶”的精神。

2、通过对叶子的观察、体验、感悟,提高科学素养,培育思辨精神。

3、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叶相关的知识及其价值,收集有关“叶”的古诗句。 
    2、到野外或公园欣赏各种各样的叶的风姿,收集各类型的树叶标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