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游山西村》表格式导学案» 正文

《游山西村》表格式导学案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823

概要:盐阜中学初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执笔人 审核人 2012年2月 日课题游山西村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3.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相关链接【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

《游山西村》表格式导学案,标签: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盐阜中学初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2012年2月     日 课题 游山西村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3.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课 前 预 习 学 法 指 导 学习古诗词,重在读。首先是要学会“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其次是“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第三是“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第四是“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 相 关 链 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写作背景】 游山西村:诗人正因推助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知 识 预 习 一、解释词语: 1.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5.箫鼓:吹箫打鼓。    6.追随:紧跟着。    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9.若许:如果这样。    10.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kòu)门:敲门。 二、说出诗的大意: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课 堂 探 究 一、导入新课: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名句,语出《游山西村》。山西村到底是怎样一番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呢?现在我们一同走进山西村。 二、解题: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三、赏析: 首联:、“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初看起来觉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样,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毫不费力。然而,诗人从这里的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自酿的米酒。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还备有丰盛的佳肴呢!豚,指小猪,这里“足鸡豚”是形容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 描述其画面: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赏析: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这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把这种自然景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这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 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当这一天将来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这个简朴的古代风俗,在当时江南的农村仍然很流行。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游山西村》表格式导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