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短文两篇之《蝉》课堂教学实录» 正文

短文两篇之《蝉》课堂教学实录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43

概要:(教师指导学生深情地读,读出了那种“超烦”的感觉)师:现在请你们来做学问,不过有点难度,所以谁知道谁就是天才。从“还”、“就”或“更”字流露出来的是作者“烦”的心情,你能将作者的这种心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吗?(师深情诵读,帮生理解体会)生15:“还”和“就”写出了蝉的叫声来得很早,我觉得作者会想:这个蝉为什么这么早就在外面叽叽喳喳、知知不休的叫个不停。(生活泼地笑)师:没错,如果你是作者,你能用一句话把你的心声传递出来吗?生15:这个蝉真烦!叫得太早了,你不会晚一点叫啊!叫什么叫?!真是的!师:谢谢,现在谁来把这个“更”字演绎一下。生16:“越来越响!”师:好的,能不能用一句话把作者的情感传达一下呢?生16:这个蝉真是的,本来还好好的,现在怎么突然间这么响了呢?莫名其妙!师:“知知不休”,表明蝉已经叫得很厉害了,现在加了一个“更”字,说明……生17:说明蝉叫得更厉害了!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骂蝉?生17:这个破蝉、死蝉,叫得那么响干什么?打扰我午睡,烦死了,唯恐天下不乱!莫名其妙!师:谢谢你,请坐!我们刚才所关注的“还、就、更”等词,它的名字叫虚词。今天,我们主要的

短文两篇之《蝉》课堂教学实录,标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教师指导学生深情地读,读出了那种“超烦”的感觉)

师:现在请你们来做学问,不过有点难度,所以谁知道谁就是天才。从“还”、“就”或“更”字流露出来的是作者“烦”的心情,你能将作者的这种心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吗?

(师深情诵读,帮生理解体会)

生15:“还”和“就”写出了蝉的叫声来得很早,我觉得作者会想:这个蝉为什么这么早就在外面叽叽喳喳、知知不休的叫个不停。(生活泼地笑)

师:没错,如果你是作者,你能用一句话把你的心声传递出来吗?

生15:这个蝉真烦!叫得太早了,你不会晚一点叫啊!叫什么叫?!真是的!

师:谢谢,现在谁来把这个“更”字演绎一下。

生16:“越来越响!”

师:好的,能不能用一句话把作者的情感传达一下呢?

生16:这个蝉真是的,本来还好好的,现在怎么突然间这么响了呢?莫名其妙!

师:“知知不休”,表明蝉已经叫得很厉害了,现在加了一个“更”字,说明……

生17:说明蝉叫得更厉害了!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骂蝉?

生17:这个破蝉、死蝉,叫得那么响干什么?打扰我午睡,烦死了,唯恐天下不乱!莫名其妙!

师:谢谢你,请坐!我们刚才所关注的“还、就、更”等词,它的名字叫虚词。今天,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探索这种虚词在传情达意上的巨大作用。刚刚我们品味了几个虚词,感悟到了“一烦”,我们再来看几个虚词,看看作者是不是还有“二烦”?

(幻灯片出示去掉虚词的文字:“它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身子小,叫的响,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为什么聒聒?那是一个夏天”请学生读之。)

师:谢谢你!你能告诉我读了这段文字之后的感受吗?

生18:我觉得作者对蝉有点反感。

师:好的,请坐,有不同的感触吗?(生15再次举手)你今天真是大放异彩,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15:我觉得作者在这里有点喜欢蝉的心情。

师:何以见得?

生15:从“小东西”三个字可以看出。

师:你能用喜欢的语气把这“小东西”三字读一下吗?

生15:“小东西”(以亲切的语气读,读出了喜欢的感觉)

师:嗯,不同的语气传递出不同的情感,言为心声,读得不错!

生19:我觉得作者此时感到不可思议。

师:何以见得?

生19:我从“它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身子小,叫的响,响彻一个夏天!”这句话中觉得作者在想:这么小的东西,为什么能响彻一个夏天呢?真是不可思议!

师:谢谢孩子!你真是小思的知音啊!(生愉悦地微笑)现在哪位同学愿意帮我读一读这段文字(幻灯片出示: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其中“就、那么、却、竟、何必、只不过、罢了”用红色显示。生读。)

师:与刚才的文段相比,我们发现多了……

生:(齐答)多了“就、那么、却、竟、何必、只不过、罢了”。

师:是的,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探讨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词语,探讨它们在这个语段中所蕴藏的深意,我们思考一下,作者借助这一个个虚词,想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愫呢?

(生思考,2分钟后陆续举手发言)

生20:一个“就”字显示了作者发现鸣声很响很烦人的蝉竟然具有如此非凡意义时的一种惊讶,一种不以为然。    生21:从“那么、却、竟”三个词语中,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惊讶的情感,作者仿佛在说:“蝉啊,你为什么这么小,叫得却那么响啊!你的身体中藏着什么呢?而且你这一叫,让整个夏天都为你作伴!好长好长的声音啊!”(生鼓掌)

师:说得多好啊!中国的语言有着无穷的内蕴,从这几个词中,你有不一样的感触吗?

生22:从“那么、却、竟”三个词语中,我感觉到作者对蝉的反感与惊讶!我仿佛听到作者对蝉说:“这小东西,既没有马儿那膘肥体壮的身姿,也没有百灵鸟优美动人的歌喉,你凭什么叫得这么响啊!可恶!”(生鼓掌)

生23:我觉得是作者想表达一种震撼!作者仿佛在说:“这么小的蝉,你不应该叫得这么响,你不可能叫得这么响,你响就响呗,干嘛还要响一个夏天呢!”所以我认为作者有一点震撼,其间还有一种反感的情绪在里面!作者仿佛还在说:“蝉啊!青蛙比你大得多,它都没有叫,你有聒聒啥呢!你厌烦不言烦啊?识相点好不好?”

师:你能用反感的情绪读一下吗?

(生的表情,语气,活灵活现,赢得满堂喝彩)

师:读得多好啊!孩子们,继续我们的探究之路,你们能用自己的智慧把后面的几个虚词的含义用语言演绎一下吗?

生24: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夏天!你也只能活这么一个夏天,你大声鸣叫能延长你的生命吗?你大声鸣叫能让你多活几天吗?你大声鸣叫能获得更多人对你的爱吗?不能!你的所作所为只能让我更加讨厌你!只能获得更多的诅咒,所以,可怜的蝉!请你安歇吧!不要为你的无为徒增烦恼!(全班掌声雷动)

师:说得太好了!是的,同学们!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夏天确实是一个很平凡的季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过一年,都有一个夏天在等待着你,我们能度过几个春秋,我们就拥有多少炎夏!所以,作者认为夏天很平常,所以,作者对蝉有着反感的心态!至此,作者对蝉的厌恶之情已达到极点,。但奇怪的是,接下来,作者对蝉的态度却峰回路转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读读这段文字。

点评:两组看似通透,能够一览无余的句子,被教者巧妙点染后,竟能催生出如许个性摇曳,丰满多姿的体验来,的确堪称本节课教学的一大奇观!

这种教学化境的达成,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教者的新锐视角——从虚词的角度切入。因为有抓手,还有比照,所以学生尘封的生活体验纷纷被激活,虚词一下子不虚了。比如对“更知知不休”一句中的“更”字,学生16觉得:“这个蝉真是的,本来还好好的,现在怎么突然间这么响了呢?莫名其妙!”学生17替作者立心:“这个破蝉、死蝉,叫得那么响干什么?打扰我午睡,烦死了,唯恐天下不乱!”将各自的生命体验与作者的生命体验融合,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作品隐蔽的精髓之地”,文本细读的要义,学生也能痕迹不彰地运用自如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短文两篇之《蝉》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