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正文

《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219

概要: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2.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二、重点、难点1.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三、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被称为“乐圣”。出身于德国波恩的音乐世家,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后,音乐上取得了更伟大的成就。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八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他仍然创作了大量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小故事:贝多芬曾经给他的保护人一位亲王写信。当时这位亲王让他按自己的要求完成一个作品。贝多芬断然拒绝,并且在给亲王的信中说:“亲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有。但贝多芬只有一个。”是什么让贝多芬得以傲视一切权贵?) 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二)、

《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标签: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一、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重点、难点

1.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被称为“乐圣”。出身于德国波恩的音乐世家,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后,音乐上取得了更伟大的成就。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八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他仍然创作了大量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

小故事:贝多芬曾经给他的保护人一位亲王写信。当时这位亲王让他按自己的要求完成一个作品。贝多芬断然拒绝,并且在给亲王的信中说:“亲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有。但贝多芬只有一个。”是什么让贝多芬得以傲视一切权贵?)

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二)、预习指导

1.理解下面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深邃___ 踌躇___ 磐石___ 纽扣___ 喧嚣___重荷___巴望____小心翼翼______

2.请你把认为本文重点的词语写在下面并解释。

 

 

(三)、整体感知

1.记叙线索──“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请你自读课文,概括“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

女佣开门──                       ──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                        。

2.请概括主要事件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3.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女佣眼中的贝多芬。(请找出语句写在下面。)

                                                                                                

4.客人眼中的贝多芬:精读6、7、8、9段,从文章中画出描写贝多芬穿着和外貌特征的语句。理解体会并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

                                                                                             。

(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两肩极宽——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脱着失效的助听器——浪漫不拘小节,典型的艺术家性格。 衣服陈旧——说明他无暇及此,专心音乐;生活贫困

有力的大手——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不朽之作。

外貌描写(神情、脸、头发、鼻子、嘴)——是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着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5.学以致用:用学到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作5分钟人物速写,所刻画的人物均是同班同学,不说出姓名。然后,全班交流,由大家根据所写的外貌来判断是谁,最后学生互评,论其写法的得失。

(四)合作探究

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B: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这是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写照:被人误解而苦闷和绝望。)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浆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应如何理解?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1] [2]  下一页


Tag:初一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