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花木兰》教案设计绵阳三台建设中学 刘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法: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讨论点拨法: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重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一个教师的下水诗《木兰赞》你柔弱的身躯/却负起了剑戟刀枪/为了一个决定/一声叹息,你选择了战场/为了一个信念/关山重重,你奔赴远方/你驰骋疆场,披一身寒霜/绝不是为了赢得奖赏/你战功赫赫,却辞官还乡/只是为了亲人期盼的目光/你默默不张扬/你隐忍而坚强/你爱武妆,更爱红妆/你是一个传奇/是世上最美的姑娘! 师:这首诗歌颂的是我国古代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
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木兰诗》教学设计24,标签: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
——《花木兰》教案设计
绵阳三台建设中学 刘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法: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
讨论点拨法: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重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一个教师的下水诗《木兰赞》
你柔弱的身躯/却负起了剑戟刀枪/为了一个决定/一声叹息,你选择了战场/为了一个信念/关山重重,你奔赴远方/你驰骋疆场,披一身寒霜/绝不是为了赢得奖赏/你战功赫赫,却辞官还乡/只是为了亲人期盼的目光/你默默不张扬/你隐忍而坚强/你爱武妆,更爱红妆/你是一个传奇/是世上最美的姑娘!
师:这首诗歌颂的是我国古代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唐朝初年被封为孝烈将军,后世人立祠纪念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背景解题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作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三,诗歌诵读,初步感知
1.呼配乐朗读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教师朗诵时节奏的变化
2.解决生字词教师重点强调
“十二转”的“转”读zhuǎn古代指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旧时裳”中的“裳”读“cháng”,古代指少女穿的裙子“可汗”,读kèhán,我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
3.学生分组朗读比赛
四,整体感悟,走近木兰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答: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一和四幅邮票给课文分段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还乡
五,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要求以“我从课文读到木兰是一个的人”句式来表述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勤劳因为“复”字表明木兰纺线不是短时间的,而是长年累月都在做!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 孝顺勇敢坚强,忠孝两全深明大义因为木兰的叹息声是在为父亲担心,可见木兰的孝顺;“愿为市鞍马”的一个“愿”字充分表明木兰是一个勇敢,坚毅,勇于担当重任,热爱国家的人!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慨因为战争这么激烈,“十年”说明打仗时间很长,又死了很多人,而木兰还能活着回来,足够证明她的英勇善战!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情系故乡、眷恋家园、热爱和平生活因为木兰立了赫赫战功,因功受赏,可是她依然作出“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决定,在她看来,打仗好像并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也不是为了高官厚禄,纯粹是为了保卫国家,使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热爱生活、善于打扮、美丽可爱,因为喜欢打扮自己是女人的天性,能打扮自己,说明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热爱的;这些人也是可爱的、美丽的!
(6)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因为木兰是一个女人,在军队里和战友们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被发现,很难做到,可木兰做到了!
教师在其中要适时做出赞赏性和鼓励性的评价,如:你分析的非常好!全班为你鼓掌!
教师可板书: 勤劳、孝顺、不慕名利、热爱生活、谨慎 (女儿柔情)
机智勇敢、深明大义、忠孝两全、英勇善战(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是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替父从军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品读探究:
(1)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 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 ② 能使文章简洁
(1) 第3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1
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2) 木兰为什么辞官还家,这段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6)木兰是个女英雄,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她的女儿柔情呢?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了她的英雄气概?
上一篇:《伟大的悲剧》教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