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师:“是激战”生8: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师:歼灭。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还有——生8:占领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了江阴要塞——师:占领了,控制了江阴要塞。还有呢?生8:封锁了长江。师:封锁了长江。我军前锋已经——生8: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师: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好,请坐这些战争方面的术语准确的写出了战斗是怎样进行的全过程。从表达上看我们进一步来研究:除了我们要选择象刚才那些用得很准确的动词,来如实的反映战斗情况以外,还表现在对一些词语,有的时候要适当的加以限制,才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同学们,留心一下:它在讲到西路军时,是怎样措词的?它说:“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怎么样?生:(集体)“甚为微弱”师:甚为微弱。微弱前面加了个“甚为”。什么叫甚为呀?生9:[举手并回答]非常。师:非常——非常微弱。“甚”是什么意思?譬如我说,甚好。“甚”是什么意思?生10:[举手并回答]很师;对,那就是:很是微弱。“微弱”前面用了一个“甚为”来加以限制,这跟前面它所描述的“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
《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课堂实录,标签: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师:“是激战”
生8: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师:歼灭。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还有——
生8:占领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了江阴要塞——
师:占领了,控制了江阴要塞。还有呢?
生8:封锁了长江。
师:封锁了长江。我军前锋已经——
生8: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师: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好,请坐这些战争方面的术语准确的写出了战斗是怎样进行的全过程。
从表达上看我们进一步来研究:除了我们要选择象刚才那些用得很准确的动词,来如实的反映战斗情况以外,还表现在对一些词语,有的时候要适当的加以限制,才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同学们,留心一下:它在讲到西路军时,是怎样措词的?它说:“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怎么样?
生:(集体)“甚为微弱”
师:甚为微弱。微弱前面加了个“甚为”。什么叫甚为呀?
生9:[举手并回答]非常。
师:非常——非常微弱。“甚”是什么意思?譬如我说,甚好。“甚”是什么意思?
生10:[举手并回答]很
师;对,那就是:很是微弱。“微弱”前面用了一个“甚为”来加以限制,这跟前面它所描述的“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是一致的,相呼应的。对吧?
那么下面东路军遇到的抵抗怎样?用了哪个词?
生:(集体)“较为顽强”
师:“较为顽强”是不是很顽强?[生集体说:不是。]是不是不太顽强?也不是。“较为顽强”,这是跟上面他所说到的:“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这一点有关系的。汤恩伯认为这一段的防线很巩固,说明那里的士兵还是有一定的战斗能力的。
但是,因为当时已经是兵无斗志,很泄气。注意前面有一段议论:此种情况——到不起丝毫作用,大家读一下好吗?预备,齐。
生:[齐读]
师:所以,你说他很顽强吗?那就不妥了。你说他毫无斗志,已经纷纷溃退吧,那也不符合东路军的情况。——所以应该是“较为顽强”,较西路军遇到的抵抗为顽强。这样的限制,并没有要故意抬高敌人,长敌人的士气的意思到恰如其分的写出了:我们所遇到敌人的抵抗,是怎样的情况。说得非常“准确”。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的。
除了对一些词语加以适当的限制,以求准确以外,这篇课文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它在叙述敌我双方的时候,选择了感情色彩很对头的词语。我们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一句来体会一下。
生:“不料”一词有想不到的意思,对汤恩伯有嘲讽的意味,感情色彩很强烈。
师:说的非常好,写敌人写我们,作者都用了感情色彩很强烈很鲜明的词语,这样也有助于很准确的把这个事件表达出来。当然,也表达了作者的态度,他的感情和立场。
这篇课文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文中的语言兼用了一些文言词语,使文章读起来语言显得更加精练。
好,最后我们来读一下这篇课文,再来体会一下它是怎样作到了“准确”的?前面已经圈划过了,我想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把表达准确的动词读得重一些,还要注意停顿,在导语和主体之间要停顿时间稍长一些。还有,感情要饱满,象个播音员一样。你想一想,一个播音员拿到这篇稿子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当然很激动。但不能象演员朗诵那样,还是要庄重一些,沉着一点。从题目开始,一、二。
生:齐读
师:回家以后希望大家很好的练习一下朗读,因为这篇新闻比较适合朗读。今天的作业是课后练习第三题。另外回去以我们学校或小区里的某件事为内容,写一个一句话新闻,好吗?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