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品味、咂摸陶渊明语言风格“简洁而含蕴丰富”环节,虽以课后研讨中的三个小练习为载体,但采用的还是想象法:品一品,演一演,猜一猜。练习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想,补出被省略的成分,然后与原文比较,体会“简洁而含蕴丰富”的语言特点。练习2,让学生同桌两人分别演说村人与渔人,再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的对话情境,然后与原文比较,体会“简洁而含蕴丰富”的语言特点。练习3,引导学生猜读,靠得也是联系上下文的联想。通过引领学生对《桃花源记》一文的想象阅读,我们撩起了《桃花源记》的面纱,不仅触摸到陶渊明构想的社会理想的特点,以及他对现实不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的情怀。同时我们又发见陶渊明“似淡而浓,似癯而腴”的文风,“简洁而含蕴丰富”的语言风格。结课时,学生齐读的文字,也是以诗的形式呈现,希望学生能在诗意表达中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得到提升。这样的解读似乎可算是把《桃花源记》给解读到位点了。望同仁指正。 2012、9上一页 [1] [2] [3] [4]
《桃花源记》优质课教案18,标签: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品味、咂摸陶渊明语言风格“简洁而含蕴丰富”环节,虽以课后研讨中的三个小练习为载体,但采用的还是想象法:品一品,演一演,猜一猜。练习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想,补出被省略的成分,然后与原文比较,体会“简洁而含蕴丰富”的语言特点。练习2,让学生同桌两人分别演说村人与渔人,再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的对话情境,然后与原文比较,体会“简洁而含蕴丰富”的语言特点。练习3,引导学生猜读,靠得也是联系上下文的联想。
通过引领学生对《桃花源记》一文的想象阅读,我们撩起了《桃花源记》的面纱,不仅触摸到陶渊明构想的社会理想的特点,以及他对现实不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的情怀。同时我们又发见陶渊明“似淡而浓,似癯而腴”的文风,“简洁而含蕴丰富”的语言风格。
结课时,学生齐读的文字,也是以诗的形式呈现,希望学生能在诗意表达中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得到提升。
这样的解读似乎可算是把《桃花源记》给解读到位点了。
望同仁指正。
2012、9
上一篇:《答谢中书书》课堂教学实录2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