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课题 5 《再塑生命》学案 课时:1 教师:毛勇 导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过程与方法 运用阅读加品味重点语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导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结构,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导学 方法 阅读后积极讨论,品味感情、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 导学 过程 设计 一、预习导学(10分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捻( ) 繁衍( ) 迁徙( ) 觅食( ) 惭愧( ) 譬如( ) 栖息( ) 小憩( ) 遨游( ) 花团锦簇( ) 冥思遐想( ) 2.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 。 繁衍: 。 迁徙: 。
《再塑生命》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学案5,标签: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课题 5 《再塑生命》学案 课时:1 教师:毛勇
导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过程与方法 运用阅读加品味重点语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导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结构,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导学
方法 阅读后积极讨论,品味感情、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
导学
过程
设计 一、预习导学(10分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捻( ) 繁衍( ) 迁徙( ) 觅食( ) 惭愧( ) 譬如( ) 栖息( ) 小憩( ) 遨游( ) 花团锦簇( ) 冥思遐想( )
2.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 。 繁衍: 。
迁徙: 。 花团锦簇:形容 。
美不胜收: (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 。名,说出。
期期艾艾:形容 。 小心翼翼:形容 。
3、海伦•凯勒(1880~1968), 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并于1904年荣誉毕业。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二、课堂自主、合作、探究(20分钟)(小组内讨论)
(一)、导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课文的主线十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三)、学习课文 (围绕下面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答:
答:
3.莎莉文老师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答:
4.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答: 莎莉文老师用的是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和对各种不同事物的对比,使海伦从中去感受。
如:
(四)、朗读训练
课文第二部分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敢于体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
教师可让学生朗读、点读,甚至有选择地背诵。
小结
2分钟 本文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 、 的精神品格所感动。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