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二册语文教案《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语病» 正文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语病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二册语文教案   阅读:68457

概要: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三处语病 田富中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一篇领袖著作,节选部分观点明确,论证周密,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品读之余,发现三处语病,现简析如下: 一、 关联词语运用不当。 在文中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加点词“不论”是无条件关联词,“用无条件关联词,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黄伯杨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101页)。因此,“不论”后要带不同的条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肯定和否定并举,如:1、不论雄鸡叫不叫,天总是会亮。2、不论车子有没有,我们都要去报到。另一种是用 “或”“或是”“还是”连接。如:1、不论是下雨或是下雪,我们都要去学校。2、不论郭县长来还是不来,会议都要准时召开。在实际运用中,不同的条件是不能用“和”来连接的。另外,“不论”这一关联词一般不能单用,要和“都、总、总是”等合用,以强调正句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因些。文中的这句话应改为:不论是近百年的还是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语病,标签:人教版高二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三处语病
  
   田富中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一篇领袖著作,节选部分观点明确,论证周密,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品读之余,发现三处语病,现简析如下:
   一、 关联词语运用不当。
   在文中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加点词“不论”是无条件关联词,“用无条件关联词,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黄伯杨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101页)。因此,“不论”后要带不同的条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肯定和否定并举,如:1、不论雄鸡叫不叫,天总是会亮。2、不论车子有没有,我们都要去报到。另一种是用 “或”“或是”“还是”连接。如:1、不论是下雨或是下雪,我们都要去学校。2、不论郭县长来还是不来,会议都要准时召开。在实际运用中,不同的条件是不能用“和”来连接的。另外,“不论”这一关联词一般不能单用,要和“都、总、总是”等合用,以强调正句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因些。文中的这句话应改为:不论是近百年的还是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都是漆黑一团。
   二、“对”误用“对于”。
   还是在这一自然段,有一句话:“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对于”“对”都是介词,起介引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这两个介词在许多场合都可以通用。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用“对”的地方却不一定都能用“对于”。在表示人与人关系或表示对某个人或事物看法或态度时,只能用“对”而不可用“对于”。如“对人民教育事业要负责”、“他对老师很尊敬”中“对”是“对待”的意思,就不能换成“对于”。文中的“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一些学者对待“自己的祖宗”的态度。因此这里的“对于”要改为“对”。
   二、 误混概念。
   在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段话:“这种作风,拿了律已,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这段话是在谈主观主义作风的危害和实质。加横线的“这种”指上文中“两种人”的主观主义行为。从概念上讲,“作风”是指人们在工作或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态度和风格。而“方法”是指人们说话、做事中所采取的方式或技巧。“作风”着眼思想层面,宽泛、抽象;“方法”则着眼于技术层面,细微、具体。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不能混用的。因此,上段话中加点的“方法”必须改成“作风”或“态度”方可。
   注:引用中的加点和横线为笔者所加。
  
   通讯地址: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邮编:223100
  
   电子信箱:tfz121@163.com



Tag:高二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二册语文教案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语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