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将进酒》教案4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五册语文教案   阅读:68238

概要:思考:① 圣贤指的是哪些人呢?他们寂寞的含义是什么? (孔子、孟子、屈原、贾谊之流。孔子、孟子,奔走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施行仁政,却一直得不到任何一个国君的任用;屈原、贾谊,理想、抱负一直不为人所理解。) ② 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什么? (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浇愁。) ③ 李白为什么单单点名写曹植? (才华、遭遇相同,用以自况。) ⑶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极点。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3、小结第二段:对权贵的鄙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4、学生自由朗读、背诵、并抽查。 1、举杯劝酒 ① 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蔑视、否定 板书: 圣贤皆寂寞 ② 列举 愤慨(自况) 2、劝酒辞 陈王宴平乐 五花马 ③ 纵饮 换美酒:

《将进酒》教案4,标签: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思考:① 圣贤指的是哪些人呢?他们寂寞的含义是什么? 

(孔子、孟子、屈原、贾谊之流。孔子、孟子,奔走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施行仁政,却一直得不到任何一个君的任用;屈原、贾谊,理想、抱负一直不为人所理解。) 

② 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什么? 

(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浇愁。) 

③ 李白为什么单单点名写曹植? 

(才华、遭遇相同,用以自况。) 

⑶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极点。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3、小结第二段:对权贵的鄙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4、学生自由朗读、背诵、并抽查。 

          1、举杯劝酒 

① 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蔑视、否定 

板书:                            圣贤皆寂寞 

② 列举                      愤慨(自况) 

2、劝酒辞               陈王宴平乐 

                           五花马 

               ③ 纵饮                     换美酒:狂放(悲、乐、愤激的集中体现) 

千金裘 

三、鉴赏: 

① 对豪门权贵的鄙视,以及对他们营私结党、排斥贤能,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1、思想内容: 

② 流露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有积极用世的想法,又有借酒浇愁的消极行为。感情上大起大落:悲→欢→愤激→狂放→豪放飘逸 

2、夸张的写法:三百杯、万古愁、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3、跳出前人窠臼,把饮酒与批判黑暗现实结合起来,赋旧题以新意。 

4、句式多变,节奏富于变化,抑扬顿挫。 

四、总结全诗,学生集体背诵全诗。 

五、解答课后作业。 

六、课外引伸、拓展: 

讨论李白的饮酒: 

① 思想性格使然:儒、道、侠三家兼有。杜甫《饮中八仙歌》曾言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更是俯拾即是,如: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李白的好饮性格也许与生俱来,但后天的生活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李白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也。”青年时师从有经世致用思想的隐士赵蕤,隐居深山刻苦攻读两年,这段经历对李白思想影响很大,后来他经常以管仲、诸葛亮自许,畅谈王霸之道,纵横之术。在《大鹏与希有鸟赋》一文中,以大鹏自比,以“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表现自己的不同凡俗的性格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嘲笑现实社会中的权贵和墨守成规者,蔑视封建权贵和封建秩序,追求个性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性格的内核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而赵蕤思想中顺应自然、鄙视虚伪世俗的道家意识,也悄悄地在李白的心中播下了种子,孕育了他崇尚坦荡的性格。儒、道思想构成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的一生。他脱不掉儒家“济天下”的心愿,想当政治家,但当时的唐朝官场容不下飘逸若仙、恃才放狂的李白,在历经三年的长安之行后,只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有“仙风”,也有“道骨”,但他首先是一个有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正常人,他不能没有惆怅。 

② 政治上的黑暗,怀才不遇的结果。李白生活在玄宗、肃宗时代,唐玄宗溺爱声色犬马,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小人,许多有识之士被挡在政治大门之外。李白首次入长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结交了宰相之子崔宗之、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等朝中的显赫人物,希望他们能向皇帝引荐自己,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实现目的,反而招来一些人的嫉妒,没有实现步入仕途的梦想,他只好四处云游。等到玄宗诏用天下有才华的人时,李白才又一次入长安,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狂语。开始时他也确实得到了玄宗的宠信,替皇帝写写诗做做赋,但他的才华不久就受到皇帝身边的佞巨权贵嫉妒诋毁,他的狂放傲岸也让皇帝吃不消,升迁的大门自然被悄悄地关上了。当他发现自己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时,不满情绪渐生,要求还乡,玄宗顺水推舟准许他的请求“赐金放还”。肃宗时,李白参加永王幕府,受到永王重用,自己认为可以“暂欲清幽燕”、“不惜微躯捐”了,并自比谢安,辅佐永王,平定安史叛乱,当永王篡权的叛乱被镇压后,自己也身陷牢狱被流放,险些丢了性命,后经亲友的全力营救遇赦才脱险。李白的梦想和希望从此彻底破灭了。这次也使他认识到了当时的统治者颠倒是非,宠爱佞臣奸人,排挤打击有才能的正直之人的现实。仕途坎坷,抱负难伸,使得他的心灵世界总是处于痛苦的境地,为了求得心理平衡,酒就成了李白的挚友。


上一页  [1] [2] 


Tag:高五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五册语文教案
》《《将进酒》教案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