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论语两章: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教案2» 正文

《论语两章: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教案2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五册语文教案   阅读:68649

概要:《论语》两章 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即用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方法。认识孔子虽遭挫折,仍不逃避现实,争取参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二)体会《论语》的语言特点:运用譬喻、引用等修辞手段,富于变化,叙事与议论结合,语言简洁,且多警策,很有说服力。(三)背记一些千古传诵的语句,如“既来之,则安之”,等等。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通过子路与荷蓧丈人的交往,表现了什么?分析:本文通过子路与荷蓧丈人的交往,表现了荷蓧丈人对周游列国的孔子的鄙视,也展现了孔子及弟子对荷蓧丈人消极遁世的批判态度,并阐明了子路及孔子对隐居和出仕的观点。文章虽短,却生动地刻画了两种“士”的形象。(二)第一章文字表达了什么?分析: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写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而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却颇为鲜明,显得慷慨激昂。孔子认为财富不均、社会不安是国家之患,主张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不过,孔子的政治主张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社会秩序。本文篇幅短小精

《论语两章: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教案2,标签: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论语》两章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即用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方法。认识孔子虽遭挫折,仍不逃避现实,争取参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体会《论语》的语言特点:运用譬喻、引用等修辞手段,富于变化,叙事与议论结合,语言简洁,且多警策,很有说服力。
(三)背记一些千古传诵的语句,如“既来之,则安之”,等等。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通过子路与荷蓧丈人的交往,表现了什么?
分析:本文通过子路与荷蓧丈人的交往,表现了荷蓧丈人对周游列国的孔子的鄙视,也展现了孔子及弟子对荷蓧丈人消极遁世的批判态度,并阐明了子路及孔子对隐居和出仕的观点。文章虽短,却生动地刻画了两种“士”的形象。
(二)第一章文字表达了什么?
分析: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写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而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却颇为鲜明,显得慷慨激昂。孔子认为财富不均、社会不安是国家之患,主张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不过,孔子的政治主张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社会秩序。
本文篇幅短小精悍,冉有为季氏辩解,孔子逐层反驳,谈话极有层次,并引用成语,运用比较,增强了说服力。
(三)第二章文字表达了什么?
分析:课文分两部分,即两段。第1段以叙为主,叙述子路遇到荷蓧丈人的情况。第2段是子路对“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的一番议论。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由旧课导入新课。
1.要求学生从初中课文《〈论语〉六章》任选两章背诵。
2.让学生将该课与本课作比较,谈谈初步印象。(篇幅大小不一,内容不同。
(二)《论语》简介。
《论(l*n)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20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达数百字,如《季氏将伐颛臾》),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
①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②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③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④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
这样来划分体式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语录体文字的议论方式进行探讨,例如格言体和答问体常采用“并举”或“对举”的议论方式,概括性很强,对话体的内容层次极为明显,而议事体则常常采取夹叙夹议的写法。当然,这也只是大体上的情形,不是绝对如此,一切应视议论的内容而定。
(三)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牲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14年,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他又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解题要点。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①鲁宣公十五年(前594)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②鲁襄公十一年(前562)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③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懼祸而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定公十三年(前497);季康子召冉有在鲁哀公三年(前492),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对三桓的指责在《论语》中就有许多记载。
(五)诵读第1段。
1.注疏(可据所列条目提问,下同)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五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五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五册语文教案
》《《论语两章: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教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