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三、合作学习1、一词多义:谓 谓为信然( ) 谓先主日( )已 然志犹未已( ) 自董卓已来( ) 已历三世( )信 谓为信然( ) 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 谓为信然( ) 然志犹未已( ) 用 遂用猖獗( ) 贤能为之用( )此用武之国( )2、词性活用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 壶: )3、句式 (翻译出来)(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省略句。君与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练习反馈:(一)翻译下列句子
《隆中对》导学案2,标签:北师大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三、合作学习
1、一词多义:
谓 谓为信然( ) 谓先主日( )
已 然志犹未已( ) 自董卓已来( ) 已历三世( )
信 谓为信然( ) 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天下( )
然 谓为信然( ) 然志犹未已( )
用 遂用猖獗( ) 贤能为之用( )此用武之国( )
2、词性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 壶: )
3、句式 (翻译出来)
(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省略句。君与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练习反馈:
(一)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后练习二题
(三)课外完成翻译全文
第三课时
一、预习导学
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二、合作探究
1、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 孙权:
刘表: 刘璋: 张鲁:
曹:不可争
明察天下形势,提出策略 孙:
刘表、刘璋、张鲁(荆益二州):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
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
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
4、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
四、练习反馈
1、凡三往,乃见。即是 的故事。
2、对对联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 。
第三十八回 :( )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3、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对文中涉及的人物进行了解。
中考链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题。(14分)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
上一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导学案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