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北师大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教学设计3» 正文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教学设计3

[02-27 01:50:05]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61

概要:《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抓文本的关键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理清结构归纳主旨的阅读能力;2.使学生懂得记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3.借助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4. 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和学习作者旁征博引,融叙述和议论于一体的写作特色。难点:1.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道理。2.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思考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这个问题较难,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加以分析、处理、落实,不必强求。)【教学设想】1、课前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完成有关爱因斯坦及其文中有关音乐家科学家的资料介绍,借助教学幻灯适当介绍爱因斯坦的杰出成就。2、这是一篇富于科学、哲学、人文气息的文字,在教学当中,我认为暂时还不宜与学生讨论得过深——目前的广大学生具备较为完备的人文底蕴和气质的还不是很多,从身心角度看,应该还较为关注名人“轶事”;那么,从实际出发,文章是如何来描述这一大批名人“轶事”的?传递给学生的又是些怎样的信息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教学设计3,标签:北师大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抓文本的关键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理清结构归纳主旨的阅读能力;

2.使学生懂得记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3.借助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4. 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和学习作者旁征博引,融叙述和议论于一体的写作特色。

难点:1.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道理。

2.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思考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这个问题较难,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加以分析、处理、落实,不必强求。)

【教学设想

1、课前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完成有关爱因斯坦及其文中有关音乐家科学家的资料介绍,借助教学幻灯适当介绍爱因斯坦的杰出成就。

2、这是一篇富于科学、哲学、人文气息的文字,在教学当中,我认为暂时还不宜与学生讨论得过深——目前的广大学生具备较为完备的人文底蕴和气质的还不是很多,从身心角度看,应该还较为关注名人“轶事”;那么,从实际出发,文章是如何来描述这一大批名人“轶事”的?传递给学生的又是些怎样的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远大的报国之志……眼下学习此类文本的重中之重,当从文本出发,把握文本的基本特点是上策。

3、课前预习课文,初步熟悉文本内容。

课前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完成有关爱因斯坦及其文中有关科学家的资料介绍,课上采用展示、独立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讨等方式,使学生学会抓关键句理思路,归纳主旨。从而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课下推荐阅读相关资料拓展阅读。

教学准备

课前自主分组活动:(提前一周布置)

1、  查找有关爱因斯坦科学上的成就,并制作简单PPT课件。

2、  查找关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相关材料并制作简单PPT课件,播放文中提到的音乐。

3、  查找文本中涉及的相关的几位科学家的材料并制作简单PPT课件。

4、  印发关于作者的资料《我是北大留级生》和写作背景。

课后,教师推荐阅读材料(可印发)《科学是美丽的》、《两条相交的平行线》、《科学时代创造科学美》,推荐材料《自然笔记》《基因畅想》、《关上月亮之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学生展示:1、有关爱因斯坦科学上的成就;

2、对文本中介绍的几位音乐家和科学家的情况了解;

3、介绍作者,协作背景。(以上用ppt展示)

导语: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然而,人们更习惯于将这两种美丽置于界限分明的美的两端,就像阳刚之于阴柔、豪放之于婉约……从理论上说,它们确实属于两个范畴。一个以物为尺度,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追求真实,一个追求美好;一个理性至上,一个感性为尊……然而,就是这么不一样的两种美在同一个人身上却发出了炫目的光芒,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爱因斯坦!

1、了解作者是为了加深理解文本内容。

2、让学生查找有关爱因斯坦和文本中设计的科学家音乐家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提升理解文本的能力。

3、制作ppt的过程又是学生对相关内容加深了解的过程。

解题

讨论分析标题“爱因斯坦与艺术”的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标题结构——并列式。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人名,而且是一类人的代名词——科学家。所以标题揭示文章内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设计这个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读标题,了解文本写的主要内容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很快走进文本。为下一步整体感知做准备。

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

分小组讨论,

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是作者写作本文意图。

第二部分:(5-16)通过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7-18)指出造就人才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是结语,指出写作本文的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运用抓关键句的方法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标题是“爱因斯坦与艺术”,文本中哪两个语句表现“爱因斯坦与艺术关系”的?

第一句:4段中“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第二句:17段中“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需要有广阔的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通过抓关键句,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整合信息能力。同时进一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落实教学目标1。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堂教学重点内容。

强化抓关键句理思路析结构的能力。

作业

1.在文本中划出9-16段的关键句。

2.概括爱因斯坦在艺术世界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选取文本中能揭示作者主旨的句子加以评论。

第二课时

检查导入

分组讨论:

1、学生概括爱因斯坦在艺术世界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学生深入文本中

(小组交流,一名代表发言。)

提示:6岁学小提琴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北师大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教学设计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