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将进酒》教案6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544

概要: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导入 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还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 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写得独绝千古而获得了“诗仙”的称号,而且也因为他的酒而留下了“酒仙”的美名,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李白 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走近李白。这就是他的《将进酒》 二、背景简介 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

《将进酒》教案6,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导入 
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还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 
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写得独绝千古而获得了“诗仙”的称号,而且也因为他的酒而留下了“酒仙”的美名,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李白 
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走近李白。这就是他的《将进酒》 
二、背景简介 
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 
(一)、大家先听老师读,听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诗歌中的:节奏变化,韵律变化以及情感变化。并在课本上作适当的标记。 
(二)、指导学生用不同方式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2遍) 大声读、旁若无人的读 
2.学生示范,点评 
3.齐读(第一遍:学生试着读,第二遍:看指挥读) 
4.男女生分角色读 
5.和读(配乐) 
(二)、 
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 豪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 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 
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 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一开始就将我们拉到了奔腾咆哮的黄河岸边,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魄。同学们,当大家看到这么气势磅礴的黄河的时候会感到心情怎么样? 
——激动 
几乎所有的文人面对着流水,都会诗兴勃发,比如《论语》上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他们在面对着滚滚东逝的江水时往往会想到一种感情,那就是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李白也一样。 
正所谓“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这从天而降的黄河之水还有回头的一刻吗? 
——没有, 
他只能像作者说的一样 
——奔流到海不复回 
那么接下来,李白从这一片浩浩汤汤的江水联想到了什么呢? 
——人生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
——人生和江水一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江水的流逝正像一个人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逝一样,一去不返。 
人生是短促的,那么李白又把这种原本就短促的人生写得更加不可把握了,“朝如青丝暮成雪”。早上还是“青丝”,傍晚就青丝成雪, 
如果说前一句将我们拉到了一个大的空间中,那么这一句就让我们在时间的一去不返中体味人生。实际上,这一句中有一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那就是——悲。 
提到悲,很多同学马上就会想到很多诗句,比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么,李白的悲是这样柔婉的悲吗? 
——不是 
古人有一个词评说的好——悲而不伤,悲而愈壮 
就是说不仅是“悲”的,而且还有一种“壮”的感情融于胸中。 
所以,李白这时候的感情是悲壮。 
由对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由衷赞叹变成了对人生苦短的悲壮情怀。 
带着这种感情我们再把前两句读一遍,注意读出这种感情的变化来。 
人生真是很短暂的,那么如何面对这种短暂的人生呢? 
李白选择的方法是纵酒狂歌。 
李白毕竟是一位豪放的诗人,在下文他用一句话就把这种悲的感情逆转过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读完这一句,我们会发现作者用其中两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感情: 
“欢”和“乐”。 
在这里有一种心态让诗人感到欢乐这种心态是——自信。 
哪一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读着这几句诗,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狂傲不羁的李白在明月之下与朋友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人生高兴的时候就应当及时行乐,不要辜负了清风明月,金樽美酒,不要时时刻刻都想着功名呀、事业呀、理想呀,有才干总会得到老天给予的使命,该来的总有一天会到来,就像金钱一样,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就是本诗的第一次感情变化,由原来的悲壮转成了欢快。(多媒体) 
好,让我们把诗的前半部分连起来读一遍。读出感情的变化来。(学生读两遍) 

[1] [2] [3]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将进酒》教案6》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