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江苏省扬州市一中《八声甘州》教案3» 正文

江苏省扬州市一中《八声甘州》教案3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762

概要:八声甘州教学目的:1、体会词中意象的抒情作用以及“从对方着笔”的抒情方法。2、感受词人登楼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思归的感情。3、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说明: 柳永的这篇《八声甘州》可称为其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陈廷焯称此词为“古今杰构”,王国维更把这首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媲美,认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从词的内容看,这首词写的是羁旅行役,思乡怀人。我们知道柳词以柔婉见长,可此词却由于登楼临远而使词的意境开阔起来,在“绮靡”中透出一种悲壮,正如苏轼所言“不减唐人高处”。此外,这首词还采用了“主客移位”手法,将诗人深深的怀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在教学中若能围绕这两点展开,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读这首词,正确地理解诗中的形象及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教学重点:1、体味视野开阔、意境高远雄浑的词句以及“从对方落笔”的抒情角度。2、理解意象所蕴含的诗人感情。教学难点:诗歌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说明:在我国古代浩若烟海的诗文作品中,有很多积淀了我们民族深厚感情内涵的“意象”。诗人往往借助于诗歌中的这些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

江苏省扬州市一中《八声甘州》教案3,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八声甘州

教学目的

1、体会词中意象的抒情作用以及“从对方着笔”的抒情方法。

2、感受词人登楼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思归的感情。

3、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说明: 

柳永的这篇《八声甘州》可称为其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陈廷焯称此词为“古今杰构”,王国维更把这首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媲美,认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从词的内容看,这首词写的是羁旅行役,思乡怀人。我们知道柳词以柔婉见长,可此词却由于登楼临远而使词的意境开阔起来,在“绮靡”中透出一种悲壮,正如苏轼所言“不减唐人高处”。此外,这首词还采用了“主客移位”手法,将诗人深深的怀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在教学中若能围绕这两点展开,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读这首词,正确地理解诗中的形象及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体味视野开阔、意境高远雄浑的词句以及“从对方落笔”的抒情角度。

2、理解意象所蕴含的诗人感情。

教学难点:诗歌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说明:

在我国古代浩若烟海的诗文作品中,有很多积淀了我们民族深厚感情内涵的“意象”。诗人往往借助于诗歌中的这些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意象内涵的理解去解读诗歌,把握诗意。如诗中的“暮雨”“残照”“关河”等等意象。在理解意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体会诗中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音乐渲染氛围,导语引出作品

1、在上课前播放《思乡曲》(马思聪)

2、在古代诗文中,有一种意象寄托的感情最复杂,这就是亭台楼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寄寓在亭台楼阁中的,有歌舞升平的宴乐,踌躇满志的喜悦;有一展襟怀的豪迈,凭吊古人的感慨,去国怀乡的牢骚,英雄失路的悲愤;有友人离别的销魂,死腹盼归的粉泪,儿女私情的管弦……这节课让我们伴着这如泣如诉的乐曲,走进北宋词人,中国婉约派词作代表人物柳永的内心世界,看看他的代表作品《八声甘州》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感染情绪

1、音乐其实是一种情绪,音乐的感召就是情绪的渲染。课前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以便激起学生的情绪。2、设疑问、引思考。在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

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配背景音乐(《思乡曲》)。

2、学生自由诵读。要求学生用心体味,说出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诗写的是暮秋时节诗人登高临远时的所见、所思、所想。抒发的是羁旅之愁,漂泊之恨。是一首怀乡思人之作。

学生在低缓、凄婉的音乐声中披文入情,携情入境。

深入研究,

揣摩意象

上阕写的是什么内容——登危楼所见之景。诗人写了哪些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在诗歌当中被称为“意象”,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些意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暮雨”、“霜风”、“关河”、“残照”“东流江水”等意象无不浸染了诗人离别之情。

意象被人们称为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诗人往往借助于意象来抒发感情,只有通过感知意象,才能自如地走进诗歌,体味诗情。

把握抒情脉络,体味词的意境

1、上片有两个领字,分别领起下文,是哪两个字?

2、 “对”的意思是面对,诗人面对的是什么景?

3、 “渐”字领起了几句诗?

4、这些景物描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怎样的境界之中?

5、苏轼曾说:“人皆言柳耆卿词俗,然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佳处,不过如此。”你怎样评价这三句?

学生研究课文,分小组讨论:1、明确“对”、“渐”二字。

2、上片依次写了雨景、暮景、残红落败和江水东流之景。3、领起三句,即“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4、登临纵目,望极天涯,苍茫壮阔,高远雄浑的境界。5、这三句给人以凄然而遒劲之感,意境阔远。 “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将个人的羁旅思归之情写到至矣尽矣的地步,因此这三句备受苏轼赞赏。

一连串问题的提出旨在让学生于思索中体会这首诗的意境及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绮丽之情的独特之处,以便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研读下阕

体悟感情

1、下阕写的是什么内容?

2、诗人为什么“不忍登高临远”?

学生思考:1、由写景转入抒情,抒发登楼时对故乡、对佳人的思念之情。2、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

由这一问题带出对下片的分析,以此为切口,感知诗人所抒之情。

重点研讨

艺术手法

你认为哪一句更能深切地表达诗人归思愁绪?为什么?

“天际识归舟”取自谢眺的词《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原句是“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所写是喜的感情。柳词“误几回”反用谢眺意。温庭筠《梦江南》也有“梳洗毕,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濒州”之语。柳词比之更加曲折,失望之感更为突出。

引出“主客倒置”手法:词人由自己的思亲转到亲人的思己是深一层的写法。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如杜甫写月夜思妻,又反过来写妻子思念自己,有“香雾云鬓里,清辉玉臂寒”(《月夜》)之句。韦庄词“夜叶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想君思我锦衾寒”(《浣溪沙》)也是由己及人。

学生讨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最后会统一到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几句上来。

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让学生懂得“主客倒置”这种巧妙艺术手法所产生的抒情效果。

再次朗读感悟诗情

让学生有感情地大声诵读。

学生在把握诗人感情的基础上诵读。

在诵读中体味诗歌的意蕴。

[1] [2]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江苏省扬州市一中《八声甘州》教案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