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现代散文《绝地之音》教案6» 正文

《绝地之音》教案6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现代散文   阅读:68232

概要:绝地之音(马步升)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绝地”、绝唱‘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2、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归纳大意。 3、积累字词。 二、重点难点 通过整体把握,体会绝地之音给作者心灵带来的巨大震撼及作者对黄土高原这方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学法指导 1、先归纳每一段大意,再进行整合,进而归纳出各个部分的大意。 2、根据文章中有关捕获绝地之音后的感受的内容分析“绝地”、“绝唱”的内涵及二者的联系(第5段最后,第10段等) 3、在诵读时碰到读不准的字及时做一下记号,读完后,查字典注上正确读音。 四、知识链接 马步升(1963~),甘肃合水人.中国现代作家.甘肃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以创作小说、散文为主,兼写文艺评论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著作。小说和散文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年度最佳作品,散文进入中国最新文学排行榜前五名。 五、学习过程 (一)加点字注音 1.踟躇(chíchú) 2.恹(yān) 3.骨髓(suǐ) 4.朔风(shuò) 5.攫住(jué) 6.怨懑(mèn) 7.干涸(hé) 8.憩息

《绝地之音》教案6,标签:现代散文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绝地之音(马步升)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绝地”、绝唱‘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2、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归纳大意。

3、积累字词。  

二、重点难点

通过整体把握,体会绝地之音给作者心灵带来的巨大震撼及作者对黄土高原这方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学法指导

1、先归纳每一段大意,再进行整合,进而归纳出各个部分的大意。  

2、根据文章中有关捕获绝地之音后的感受的内容分析“绝地”、“绝唱”的内涵及二者的联系(第5段最后,第10段等)  

3、在诵读时碰到读不准的字及时做一下记号,读完后,查字典注上正确读音。  

四、知识链接

    马步升(1963~),甘肃合水人.中国现代作家.甘肃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以创作小说、散文为主,兼写文艺评论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著作。小说和散文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年度最佳作品,散文进入中国最新文学排行榜前五名。  

五、学习过程

(一)加点字注音  

1.踟躇(chíchú) 2.恹(yān)   3.骨髓(suǐ)  4.朔风(shuò)  5.攫住(jué)  

6.怨懑(mèn)   7.干涸(hé)  8.憩息(qì)   9.挟着(xié)   10.撩拨(liáo)

(二)解释下列词语  

1、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2、轻描淡写:指着力不多的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3、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感激  

(三)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   1):魂牵绝地之音  

第二部分(2—5):邂逅绝地之音  第一层(2-4)曲折向绝地;第二层(5)绝地闻绝调

第三部分(6—8):探询绝地之音  

第四部分(9—10):捕捉绝地之音  

六、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绝地”“绝唱”的内涵?二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选做题)

答:绝地,指人类生活的绝境,无论是作者在七年前所看到的那块平地,还是几年后所闯入的“与生命无缘的荒漠”,对于人类来说,都是生活的绝境。  

    绝唱,是绝地生命力的张扬。或者可以这样说,声音只是作者赋予生命力的某种具体形态,是生命力的有形形式。  

    绝地和绝唱之间的关系:绝地——人的绝唱——人和地的宿命。  

七、预习下面导学案内容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鉴赏课文,感受本文的艺术魅力。  

2、归纳文章的主旨,借鉴文章的写作手法。  

二、重点难点

1、作者独特的人性感悟。  

2、出奇的选材,巧妙的构思。  

三、学法指导

    归纳写作特点,一般从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入手。  

四、学习过程

(一)朗读、合作、交流

1、(第1段)为什么作者“每一次的讲述,所用的语调、词汇、情绪,甚至描述的事实本身,一次和一次都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答:作者要强调的是主观感受力的震撼,和他对这次经历的独特感受,而不是注重具体形态的描绘。因此即便是不同的描绘“也常使对方泪眼盈盈”。  

2、(第2-6段)为什么作者的心“被强烈地震撼着”?  

答:(1)“那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呵,大沟横断,小沟交错.沟中有沟,原本平展开阔的黄土高原被洪水切割成狰狞的黄土林。”  

(2)“这一带的长城在修筑时,充分利用了天然地形,因高而置险,因险而置塞,因沟而开堑,因堑而起垒,千百年来,由于洪水冲刷,原来较为和缓的沟壑现多为绝壁危沟,有些区段的长城高悬于数 十米 、甚至百米的沟崖之上,使残存的一线土垒,倒显得格外威风壮观。”  

正是黄土林的狰狞和险要、长城的威风和壮观给作者心灵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3、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自己和导师赶赴营盘梁途中的经历?突出了营盘梁怎样的特点?  

答:作者先写“在熹微的晨光里,已能清楚地看见营盘梁的一切”,“似乎迈出一大步就可站在营盘梁上”,但实际上作者他们却“七绕八绕,历经艰难,费尽气力”,“才绕至营盘梁的脚下”。然后写爬山的经过。“陡直的山坡连羊肠小道也无一条”,就在这样的绝地,作者仍然“在无路处寻路,在陡崖中寻找立足之地”,甚至险要到作者自己说“我的脚印,今生今世以至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脚印与之重叠”。这才攀上了山顶。  

作者写途中的曲折蜿蜒,表现地势的险要;写上山时无路可走,表现山峰的陡峭。作者极力突出险要陡峭,就是为了凸显黄土林的特点,这里本身就可以称为“绝地”。  

4、作者登上山顶后,发现营盘梁是个怎样的城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这是一座巨大的城障,城头上攻战、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处处遗迹都透射着当年的威武壮观”。表达了对古代文明,古代历史的赞赏之情。  

5、作者为什么花了很大的篇幅来写这个平地,这又是一块怎样的平地?  

答:在“一眼望不见边沿的沟坡”中,“只有一块平地”。而这块平地是由三把“水刀”切割而成,“岌岌悬于三面陡崖之上,余下的一面如一根细绳拴在山体之上”,确实是一种奇观。以至于“人或骡只要走歪一步”就可能坠落。作者的心因此也跟着“跳起来”。这块平地,可以称之为是绝地中的绝地。  

6、作者在绝地听到了怎样的绝唱?  

答:“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悲歌却多悠扬,似颂歌却兼哀怨,似战歌却嫌凄婉……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  

7、作者为什么说“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选做题)

[1] [2]  下一页


Tag:现代散文现代散文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现代散文
》《《绝地之音》教案6》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