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二. 填空题: 5.分别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②思厥先祖父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③至于颠覆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④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⑤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6.中国文学史上往往有作家并称的现象,如“三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
《心术》同步练习,标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二. 填空题:
5.分别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②思厥先祖父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③至于颠覆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④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⑤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6.中国文学史上往往有作家并称的现象,如“三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宋八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苏”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曲四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试题】
三.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7-10题: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③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⑤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⑧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⑨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⑩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7. 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以攻取之外 B。与战胜而得者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与战败而亡者
C.犹抱薪救火 D。然后得一夕安寝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8.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理”字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C.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D.我知种树而已,理, 非吾业也
9.本段层次切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0.对本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简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四.阅读下面一段苏洵的《心术》,完成11-14题。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11.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举:发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