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教案» 正文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教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阅读:68978

概要:《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大家学过有关岳阳楼的有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有关黄鹤楼的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的《黄鹤楼》,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滕王阁序》。 二、背景介绍 1、关于作者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2、关于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为洪州刺史之时。民国十五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教案,标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大家学过有关岳阳楼的有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有关黄鹤楼的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的《黄鹤楼》,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滕王阁序》。 
二、背景介绍 
1、关于作者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2、关于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为洪州刺史之时。民国十五年(1926年)终毁于兵燹。其间创而重修,修而又毁,毁而复建,有确凿文字可考者达28次之多。今日的滕王阁重建于1989年。 
3、关于本文的写作 
《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三、熟读课文 
1、听录音 
2、指名朗读,正音。 
读音准确,断句恰当。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七字句的情况则更复杂一些,如: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3、齐读 
四、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全文框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段:扣“洪府”,       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   楼阁壮丽、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扣“饯”,         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六、七段:扣“别”,         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五、分析第一段 
1、根据课文注释,翻译本段。 
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西汉豫章郡的治所在南昌。故:旧 
2.地接衡庐   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5.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千里逢迎  千里: 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7.高朋满座   高:尊贵 
8.腾蛟起凤:《西京杂记》中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又说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 
2、赏析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写称名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由天及地,写界域的广大,可见辖境的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襟”“带”活用为动词,生动形象,并同“控”“引”一样,将洪州的气势写出。----具体写地理位置。 
“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两个四六句相对,既扩展了叙述,又升华了情感。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两句,又转为四字短句,节奏的变换带来了文意的转折,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另辟话题,渐近本事。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两句,写州城形胜,写宾主才美,作为过渡句,承上启下。 
“都督阎公”和“宇文新州”大驾光临,节奏舒缓,语气雍容,给人一种和乐的感觉。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几句,又变而为四字短句,起到这样几个作用:一、在写作方法上,由平和的叙述转为抒情;二、在内容上,由详写到概写;在结构上,分离上下文,避免单调的罗列。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上一篇:《心术》翻译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