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送董邵南序》导学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阅读:68283

概要: [深化拓展]赏析写作技巧1、结构紧密2、叙写波澜起伏3、措词深婉含蓄[梯度训练]一、积累整合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燕赵( ) 强仁( ) 矧( ) 吾恶知( ) 郁郁( ) 苟( ) 感慨( )2、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1)、郁郁适兹土(2)、董生举进士(3)、矧燕赵之土出于其性者哉(4)、为我谢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和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易移,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也。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1、 本文作者是________,——代人,____

《送董邵南序》导学案,标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深化拓展]

赏析写作技巧

1、结构紧密

2、叙写波澜起伏

3、措词深婉含蓄

[梯度训练

一、积累整合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燕赵(  )  仁(   )  矧(   ) 吾知(  )

  郁(  )  苟(   )    感慨(  )

2、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郁郁兹土

(2)、董生进士

(3)、燕赵之土出于其性者哉

(4)、为我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和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易移,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也。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1、  本文作者是________,——代人,_______家______家,是________之一。

2、  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3、  解释加点词

怀抱利器  利器--------        必有合也  有合--------

     皆爱惜焉  爱惜---------

4、   猜测一下当时董生读了这篇序之后,还会去燕赵之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进反思]

 

 

 

 

 

 

 

 

 

 

 

 

 

 

 

 

 《送董邵南序》参考答案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二、1、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夫(fú)以子之不遇时  矧(shěn)燕赵之士   恶知(wū)

2、读句子,注意节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连不得志/于有司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第二课时

二、思考与探究

1、起统领全文的作用;是本文主论的根据

   2、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

   3、望诸君和屠狗者,特点:慕义强仁,生平坎坷,怀才不遇,人生悲壮

   4、不赞同。因为河北乃是分裂势力最猖獗的地方却成为他们所用,实无异于助长了分裂势力,危害国家统一这是韩愈一贯反对的。

[梯度训练

二、1、韩愈,唐,文学,哲学,唐宋八大家

    2、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3、比喻杰出的才能  有所遇合   惋惜

    4、言之成理即可,韩愈在文中已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的很、清楚,如今的燕赵之地在割据势力的统治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的“感慨悲歌”之风已荡然无存了,而且韩愈在文章最后呼吁燕赵的“感慨悲歌之士”应当到长安来,那么董邵南还有什么理由离开长安到燕赵去呢?


上一页  [1] [2] 


Tag: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送董邵南序》导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