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论语》《孟子》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复习学案2» 正文

《知其不可而为之》复习学案2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论语》《孟子》选读   阅读:68864

概要:《<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三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_一、复习要点1.背诵l8.5章和l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2.理解“弑”、“之”、“津”、“为”、“是”、“食”、“见”、“丈人”在文中的意义。 3.理解并默写下列文言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 4.明确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5、理解本章节的内容: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初步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深刻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二、成语解释知其不可而为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三、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

《知其不可而为之》复习学案2,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论语>选读》复习学案三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_

一、复习要点

1.背诵l8.5章和l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

2.理解“弑”、“之”、“津”、“为”、“是”、“食”、“见”、“丈人”在文中的意义。

 

3.理解并默写下列文言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

 

4.明确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5、理解本章节的内容: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初步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深刻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二、成语解释

知其不可而为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三、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上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上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荷莜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

   (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3)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

 

  

4、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2)孔子是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

 

  

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

  

 

四、探究题

1、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

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省考试院第一次例卷题)

 

 

 

 

参考答案

二、成语解释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顽固。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三、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请简要分析?

 

⑴因为荷蓧丈人是隐居不仕的高人。在他看来,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跟他不是一路人,所以语含讥讽,表示不满和讽刺。

⑵看到子路面对自己的批评与不理睬反而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样子,丈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邀请子路留宿其家,并杀鸡为黍,见其二子。丈人这样做是有意让子路看看隐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以及全家团圆的温馨场景,行“不言之教”,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游入世的观点。(浙江六校联考)

 

2.阅读上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1)“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

(2)“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2008学年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3、阅读上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荷莜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

   (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3)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你更认同谁?为什么?

[1] [2]  下一页


Tag:《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
》《《知其不可而为之》复习学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