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C.①清廉太守乃得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①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 ) A.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 B.①愿徐去无异容 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 C.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②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 D.①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 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 B.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却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C.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
《人之生也直》《良知》教案教学设计,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C.①清廉太守乃得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①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 )
A.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
B.①愿徐去无异容 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
C.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②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
D.①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 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
B.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却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C.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作者同时也指出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
D.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
(2)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3)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
。
附录:近年高考默写题出现的涉及《论语》的语句。
(一)工欲善其事, 。 (《论语·卫灵公》)(05年全国卷)
(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论语·为政》)(05年浙江卷)
(三)君子坦荡荡, 。 (《论语·为政》) (05年上海卷)
(四)子在川上曰:“ ! 。” (《论语·子罕》)(05年江苏卷)
1、C 2、D 3、A 4、D 5、A 6、C 7、D 8、B
9.D(将还:把她送还)
10.B(A项的两个“而”均为转折连词,可是 B项第一句的“为”是表原因的介词,因为;第二句的“为”是表对象的介词,对 C项的两个“乃”均为副词,才 D项的两个“其”均为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
11.D(A项第二句不属于“为政” B项第二句只能表现虞愿仁慈 C项两句都是表现虞愿为人耿介 D项第一句是虞愿当面指责皇帝笃好围棋,表现虞愿为人耿介;第二句通过旁人之眼看出虞愿无余财,表明虞愿清廉)
12.C(错在“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原文“在郡不治生产”意为“虞愿在郡内不经营家产”生产,家庭谋生的产业)
13.(9分)
(1)认为虞愿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3分)
“以”(认为)、“涉”(涉猎,研究,学习)、“意境”(待遇)三处,一处1分。
(2)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3分)
“直”(同“值”,当班,值班)、“启”(禀告)、“以”(以便)三处,一处1分。
(3)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3分)“承”(承蒙),“犹”(还、仍然) ,“差得”(大体上能,差不多能,几乎能)三处,一处1分。
附录:
1、必先利其器 2、思无邪 3、小人长戚戚 4、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文言翻译: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虞愿年仅数岁,庭院中的橘树冬天果实成熟了,子孙辈都争着来摘取。他却独独不来摘取,家里人对此都感到奇异。
元嘉末年,虞愿为国子生,后又迁任湘东王的常侍,转任浔阳王府墨曹参军。宋明帝即位后,认为虞对儒学和吏治都有研究,再加上在封国时的往日恩情,所以对虞愿待遇十分优厚。皇帝生性猜疑,星象天文的灾异变化,不相信太史,不听外面大臣奏告,命令灵台把观察星象的两个人交给虞愿,常年在内省当班,有灾异情况就预先禀告,以便检验审查。
皇帝用旧宅的地皮建造湘宫寺,费用极其奢侈。由于宋孝武帝的庄严刹有七层,皇帝要建造十层。十层太高难以建立,便分为两刹,各有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离任回京都,拜见皇帝,皇帝说:“你去了湘宫寺没有?我建造这座寺院,是一个大功德,”虞愿在一旁说:“陛下建造此寺,用的都是老百姓卖儿卖女典当老婆的钱,佛如果有知,就应当悲哭哀愍,罪孽和佛塔一样高,哪有什么功德?”尚书令袁粲当时也在座,听了这话大惊失色。皇帝于是大怒,叫人把虞愿驱赶下殿。虞愿从容而去,神色不变。因为有旧日的恩情,所以几天后就又被召进去了。
上一篇:《夫子自道》教案4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