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学案» 正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学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295

概要:(四)苦骂之中见英雄——有限与无限的冲突 骂是一种艺术。人之所以骂,是因为骂人者觉得那人该骂。何者该骂,何者不该骂,这个抉择的空间是由道德来决定的。 骂人是一种发泄情感的方式,尤其是一个人的内心积满了愤怨。想骂而不骂,往往使自己的身体出毛病,所以该骂就骂。但骂人又是一钟很高深的学问。不是想骂谁就骂谁,也不是口无遮拦,想怎样骂就怎样骂。骂不好愤会挨嘴巴:骂不好会吃官司;骂不好还会掉脑袋。 不同的人骂人的方式也不一样。农民可以因一件小事而破口大骂,甚至“泼妇骂街”;知识分子的骂可能是不着脏字而尽得风流。这是道德素质得差别,更是人生态度得不同。 阮籍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得一员,其骂更是入骨三分。在他的骂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冲突。 《晋书》本传载:“(籍)尝登广武,观楚汉之战,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以“竖子”骂人秦汉就有,董卓也曾骂袁绍“竖子”。问题是“竖子”指的是谁?是指刘邦、项羽,还是指司马氏或者阮籍本人?其实都不是!他所骂的“竖子”代表了一个群体,一个“小人”群体。何谓“小人”群体?在阮籍的《大人先生传》里描绘得很形象:“深缝匿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学案,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四)苦骂之中见英雄——有限与无限的冲突   

骂是一种艺术。人之所以骂,是因为骂人者觉得那人该骂。何者该骂,何者不该骂,这个抉择的空间是由道德来决定的。   

骂人是一种发泄情感的方式,尤其是一个人的内心积满了愤怨。想骂而不骂,往往使自己的身体出毛病,所以该骂就骂。但骂人又是一钟很高深的学问。不是想骂谁就骂谁,也不是口无遮拦,想怎样骂就怎样骂。骂不好愤会挨嘴巴:骂不好会吃官司;骂不好还会掉脑袋。    不同的人骂人的方式也不一样。农民可以因一件小事而破口大骂,甚至“泼妇骂街”;知识分子的骂可能是不着脏字而尽得风流。这是道德素质得差别,更是人生态度得不同。   

阮籍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得一员,其骂更是入骨三分。在他的骂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冲突。   

《晋书》本传载:“(籍)尝登广武,观楚汉之战,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以“竖子”骂人秦汉就有,董卓也曾骂袁绍“竖子”。问题是“竖子”指的是谁?是指刘邦、项羽,还是指司马氏或者阮籍本人?其实都不是!他所骂的“竖子”代表了一个群体,一个“小人”群体。何谓“小人”群体?在阮籍的《大人先生传》里描绘得很形象:“深缝匿于败絮,以为得吉宅也”,他的“竖子”就是“裤裆中的虱子”。之所以骂,是因为这群虱子“然炎斤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于裤中而不能出”。   

阮籍不仅能以言语骂人,而且还可以以眼骂人。籍“又能以‘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当嵇康拿酒和琴来吊的时候,籍“大悦,乃见青眼”。阮籍以“青白眼”对人不仅是对具体某人或事真是好恶,而是对礼俗之士的一种批判,更是对那种虚伪的人性的蔑视。   

“竖子”、“虱子”、“青白眼”,他是在与当时假谈仁义道德、卑鄙无耻的群小进行斗争。他没有肯定儒家的学说,也没有肯定道家的行为。尽管他有“济世志”,行为放荡不羁。他只是在表达着一种真我。这种真我不需要仁义道德、清高豁达,而是从内心发出的一种时代的责任感,一种追求自由意志的精神体现。看似儒、道的矛盾其实是生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他想超越这种有限来实现自由。但他的意识太超前了。历史的发展远远落后他的自由无限。这是一种与“文化滞后”相对的文化超前。这是不合逻辑的,不合规律的。但这恰恰又合规律。因为那个时代选择了这样一个人物,才有了看似矛盾实则不矛盾的现象。别人笑他太疯癫,他骂别人看不穿。苦闷、抑郁也许都在那几声骂中得到排遣。世俗被他骂的一无是处、体无完肤,礼法的枷锁也让他骂的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他是不正常的历史产物,但却是不正常历史对正常人生的展现。   

这就是阮籍,在茫茫天涯中寻找着自己的人生路;在琼浆玉液中朦胧处事,醉的真切,醒的也彻底;在长啸之中倾吐着心中的尘垒;在苦骂之中贬斥着世俗的礼法。他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他知道生命的珍贵。这就是他被那个时代造就出来的人生观。他苦闷、抑郁的个性自由得不到展示,但他没有成为“裤裆中的虱子”,也没有消声匿迹。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体现着自由意志。酒也吧,啸也吧,那只是一种手段,一种面具。但这种久而久之的面具却成了他真实的个性。西方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有过非常透彻的分析,他首先把一个人的人格表象定义为“面具”,认为他是一个人公开的自身,是人从自身中筛选出来公诸于众的一个侧面。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过分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自我认同于“人格面具”。便会逐渐异化一己之天性。  

 酒、啸、骂早已成了阮籍的天性了,这种天性是至纯至真的,它属于人性。而那个时代的一部分文人却泯灭了自己的天性,“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政法;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从这个意义上讲,阮籍是在挑战那个时代下的文人,是在挑战世俗礼法。“司马氏之帝业,乃当时之儒家大族拥戴而成,故西晋篡魏亦可谓之东汉大族之复兴。典午开门之重要设施,……皆与儒家有关,……此亦古今之巨变,推原其故,实亦由司马氏出身于儒家大族有以致之也”。“魏为东汉内廷阉官阶级之代表,晋则为外廷士大夫之代表。故魏晋之兴亡递嬗乃东汉晚年两统治阶级之竞争问题。……司马仲达(懿),其年少于孟德二十四岁,又后死三十一年,乘曹氏之颠覆魏鼎,取而代之,尽复东汉时代士大夫统治全盛之局”。陈寅恪先生的看法可谓一语中的。代表东汉儒家的司马氏集团是一种伪儒,带着假仁假善的面具来瓦解曹魏集团思想上的价值堡垒(法术),这是赤裸裸的政治。人如果为了政治而不择手段,那么学术与政治亦不是彼此了,而是成为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士人夹在其中,完全屈服,而阮籍没有,看似矛盾的表现却显示了他的本性。因此,他不仅在控斥是那个时代,更是在寻找一种人性的真谛。这是一个亘古的话题。儒、道、玄以至中国文化、世界文化都在追求的一个话题。阮籍也在追求,但在那样的背景下追求这样一个话题显然太不量力了。然而他做了,并在一直执着着。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时代的庆幸!


上一页  [1] [2] [3] [4] 


Tag: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