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引领探究1、 写宴游的序文一般以美景和人事来开篇,李白的这篇文章有没有什么不同?明确: 李白的这篇文章从“天地、光阴”写起。“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作者着眼于宇宙,开篇便有气度。李白的很多诗歌都和本文一样是大开大合之作。大家能想到哪些诗句。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篇文章开篇就不俗。和本单元的主题“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相符合。 当我们放眼宇宙时,觉得宇宙无穷,随之而来的还有哪种感慨呢? ——人生的短暂。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带着人生短暂的感慨我们来思考下一个问题。2、 李白为何与诸从弟夜宴并作诗呢?提示:联系问题一,注意虚词“夫”“况”。明确:①浮生若梦,及时行乐。人生短暂,欢乐的时光更是难得,所以作者要效仿古人秉烛夜游。《古诗十九首》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②美景在前,不容辜负。阳春三月桃李芳菲,怎能任良辰美景虚设呢?不忍金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教学设计6,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引领探究
1、 写宴游的序文一般以美景和人事来开篇,李白的这篇文章有没有什么不同?
明确: 李白的这篇文章从“天地、光阴”写起。“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作者着眼于宇宙,开篇便有气度。李白的很多诗歌都和本文一样是大开大合之作。大家能想到哪些诗句。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篇文章开篇就不俗。和本单元的主题“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相符合。
当我们放眼宇宙时,觉得宇宙无穷,随之而来的还有哪种感慨呢?
——人生的短暂。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带着人生短暂的感慨我们来思考下一个问题。
2、 李白为何与诸从弟夜宴并作诗呢?
提示:联系问题一,注意虚词“夫”“况”。
明确:①浮生若梦,及时行乐。人生短暂,欢乐的时光更是难得,所以作者要效仿古人秉烛夜游。《古诗十九首》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②美景在前,不容辜负。阳春三月桃李芳菲,怎能任良辰美景虚设呢?不忍金樽空对月的李白,怎能让辜负了桃花盛开月色皎洁的夜晚呢。所以他要因花开筵,醉月吟诗,和兄弟们畅叙天伦共享融融之乐。
设疑:李白的“浮生若梦”的感慨是不是消极的呢?
点拨:不是。作者感慨人生短暂,于是珍惜大好的光阴,和从弟们在桃李花开之时秉烛夜游,激情自然;吟诗作序,以伸雅怀。其飞扬高蹈的奋发精神溢于言表。
3、 作者在这次宴会上感受到哪些乐事?从中你读出了李白对生命、亲情、自然的什么态度?(合作探究,分组展示)
乐事:月下赏花之乐、咏歌赋诗之乐、高谈阔论之乐、畅享天伦之乐、饮酒狂欢之
乐。《牡丹亭》中唱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作者在宴会中感受到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乐”,加之以亲情佐之以美酒更是乐上加乐。
情感:珍爱生命(秉烛夜游),珍惜亲情(序天伦之乐事)、热爱自然(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总结:李白在宴会中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珍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的热爱。那么他在“序”的情感和前人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训练检测:
材料: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结尾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发出“悲夫”的感慨。
王勃《滕王阁序》: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乐与时去,悲矣系之。
陶渊明《游斜川诗序》: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
比较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和前人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人写序感情是先喜后悲。而李白的这篇文章洋溢着喜悦之情。他跳脱了前人“兴尽悲来”的窠臼,不落俗套。
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他何以这样异乎前人呢?
提示:知人论世。首先应看到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之不同:东晋的三位以王羲之为代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于51岁,会稽内史任上。这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已经36年,在士族制度的统治下,社会矛盾重重,当权者无心北伐,只图奢侈享乐。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尽,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暂短的,必然“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李白的《桃花园序》大致是开元二十一年33岁时所作。当时他虽然求官未得,暂时隐居于安陆,但身处开元盛世,对国家的兴盛、个人的发展都抱有乐观的期望。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所以《兰亭集序》低沉清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亢明朗。
那么王勃和李白同为唐人,为何情感也不同?
提示:性格。李白乐观开朗潇洒飘逸。他性格中的洒脱不羁让他的文学作品也充满了热情和活力。
让我们回到刚上课是的那个问题,为何李白的生活中充满诗意呢?大家找到答案了吗?
明确:对生活的爱、开朗的性格。
总结升华:
李白的伟大不仅仅在于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更在于他作品中的思想对我们精神的引领。让我们驻足静思,这篇文章,李白给了我们哪些精神启示。
附:学生总结.
热爱生活,珍惜年华,让青春熠熠生辉。
乐观开朗,笑对生活。
快乐就在我们身边,不要再叹息抱怨,更不能愁眉苦脸,青春要用热情去浇灌。
幸福是一种态度。
让我们再看看生活中的李白,难道他就没有烦心的事吗?肯定不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这些诗句都是他愁的写照。但可贵的就是他能从愁苦总跳出来,纵情欢乐、放声高歌,生活中的平常之事、寻常之景经他生花妙笔的点染便超凡脱俗诗意葱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的本质是诗意的生活”,让我们在李白精神的引领下诗意的栖居。让我们在春日里沐东风浴芳菲、夏日里聆荷韵听蝉鸣,秋日里登高赏菊,冬日里踏雪寻梅。即便是阴雨连绵之时,我们也可凭窗听雨,风起时,且听风吟。日暮时亦可吟赏烟霞、笑拾朝花。希望大家的青春诗意盎然。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