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一剪梅》表格式教案9

[02-27 14:01:3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458

概要:天津钢管公司中学教案课题一剪梅授课时间11-25授课类型新授年级高二年级学科语文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诗歌通过意象、炼字来精确表现情感的写法。 2、领会词人情感。过程与方法学生朗读并背诵情感态度价值观爱情是两个人的,感受甜蜜的相思之苦教学重点重点:“轻”、“ 独”“才”、“却”等字词的领悟。 教学难点难点:闲愁的理解。教学方法课件教具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亲情、友情、爱情构成了我们的感情世界,在这之中有快乐、有忧愁、有甜蜜、也有苦痛,百般滋味无法尽说。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一剪梅》这首词来体味爱情的一种滋味:相思。 二、作者、背景介绍 1、《一剪梅》写作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中载:“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以词来抒写相思之情2、播放朗读诵读指导: 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近; 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诵读要领:单数句缓慢悠长,双数句轻快短促,借助意

《一剪梅》表格式教案9,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天津钢管公司中学教案

课题

一剪梅

授课时间

11-25

授课类型

新授

年级

高二年级

学科

语文

课时

1

知识

技能

学习诗歌通过意象、炼字来精确表现情感的写法。

2、领会词人情感。

过程

方法

学生朗读并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情是两个人的,感受甜蜜的相思之苦

教学重点

重点:“轻”、“ 独”“才”、“却”等字词的领悟。

教学难点

难点:闲愁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课件教具

学情分析

与学法指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亲情、友情、爱情构成了我们的感情世界,在这之中有快乐、有忧愁、有甜蜜、也有苦痛,百般滋味无法尽说。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一剪梅》这首词来体味爱情的一种滋味:相思。

二、作者、背景介绍

1、《一剪梅》写作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中载:“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以词来抒写相思之情

2、播放朗读

诵读指导:

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近;

  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

诵读要领:单数句缓慢悠长,双数句轻快短促,借助意象和韵脚(秋、 舟、楼、流、愁、头)帮 助记忆。

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自由朗读

三、分析词作

1、问:“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

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2 、问:“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

3、师问:“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4、师问:“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露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5、师问:“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分析“才——却——”的妙用?

  小结——①本词重写相思,次写愁情。    

  ②抒写闺情而非闺怨。

6、改写的散文诗

  粉红的荷花已经凋谢,铺着的竹席也生秋凉,

  轻轻解下丝绸帔,独自登上木兰船。

  天边飞来队队鸿雁,是谁捎来了远方的佳音?

  西楼洒满月光,思念的人儿啊该早日归来。

  花儿自管飘落,水儿自管流淌,

  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却只能独自愁闷各天一方。 

  这样的相思愁苦,哪儿有办法可以消除,

  皱着的眉头方才展开,心里头却又想念起来。

 四、扩展鉴赏: 

(一)《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鉴赏提示——这首词所表达的是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以一个“愁”字收束全篇,却用反问形式,含无穷之意于言外,更显“愁”之深重。

  金人南侵后,女词人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写出了许多反映个 人不幸遭遇的动人词篇。《声声慢》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小结:《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 由此可见,生活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与李清照《一剪梅》所表现的相思感觉的不同,点出李清照的“闲愁”是她与丈夫两处的闲愁,是对两人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美好爱情的联想,所以苦也甜蜜。

      请同学们在选择自己感情的时候,也可以找到与自己心灵相通,可以互相体谅的另一半,这样的爱情才是最合适你们的,对你们最好的。

学生介绍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伉俪情笃。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

 

小组合作

小组展示

[1] [2]  下一页


Tag: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剪梅》表格式教案9》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