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生笑师:又是个独到的见解,你们说说这样的理解有无道理?生:不行这个“垂”字应该就是写景,写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之景师:我也认为不可这里的“垂”是悬挂下垂之意,而“垂死挣扎”中的“垂”字是“将近”之意,是两个不同的意项(有学生点头称是)生:大家都说得很好了我们这一组说一下“危樯独夜舟”的“舟”这句写景,其实也包含着无尽的孤单与寂寞我们将这句诗中的“舟”与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舟”进行对比李白诗中的“舟”应是一艘踌躇满志云帆高挂而欲乘风破浪之“舟”,而杜甫诗中的“舟”应是一只饱经风雨,虽桅杆高耸却不知何去何从、四处飘零的破船这也正如当时的杜甫,历尽磨难,命途多舛,虽身系国家但又不知路在何方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只饱经风雨的破船,又何尝不是杜甫自己呢?你们组通过比较阅读,读出了“舟”中蕴涵着的诗人坎坷与流离的一生读诗,最关键的是读出自己的感受与体会,今天大家对诗歌的解读,使我对韩愈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有了亲身体会(同学们兴致盎然)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诗歌全班齐读师:大家推荐一位同学做示范朗读吧生叫:蔡良滨,蔡良滨生酝酿了一下,然后声
《旅夜书怀》教学实录3,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生笑
师:又是个独到的见解,你们说说这样的理解有无道理?
生:不行这个“垂”字应该就是写景,写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之景
师:我也认为不可这里的“垂”是悬挂下垂之意,而“垂死挣扎”中的“垂”字是“将近”之意,是两个不同的意项
(有学生点头称是)
生:大家都说得很好了我们这一组说一下“危樯独夜舟”的“舟”这句写景,其实也包含着无尽的孤单与寂寞我们将这句诗中的“舟”与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舟”进行对比李白诗中的“舟”应是一艘踌躇满志云帆高挂而欲乘风破浪之“舟”,而杜甫诗中的“舟”应是一只饱经风雨,虽桅杆高耸却不知何去何从、四处飘零的破船这也正如当时的杜甫,历尽磨难,命途多舛,虽身系国家但又不知路在何方
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只饱经风雨的破船,又何尝不是杜甫自己呢?你们组通过比较阅读,读出了“舟”中蕴涵着的诗人坎坷与流离的一生
读诗,最关键的是读出自己的感受与体会,今天大家对诗歌的解读,使我对韩愈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有了亲身体会
(同学们兴致盎然)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诗歌
全班齐读
师:大家推荐一位同学做示范朗读吧
生叫:蔡良滨,蔡良滨
生酝酿了一下,然后声情并茂地朗读
学生鼓掌
师:谁来做精彩点评?
生:听他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历尽沧桑的杜甫
生:他用声音诠释出了诗人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句诗中不敢直言又溢于言表的愤慨之情,实在是太好了
师:动听的声音,动情的朗读,带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蔡良滨同学的朗读感染了我,也感染了我们全班同学
(四)比较,能力提升
师:刚才苏杰凯同学已提到李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那我们就来读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比较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
(出示幻灯片)
渡荆门送别 旅夜书怀
李白 杜甫
渡远荆门外, 细草微风岸,
来从楚国游 危樯独夜舟
山随平野尽, 星垂平野阔,
江入大荒流 月涌大江流
月下飞天镜, 名岂文章著?
云生结海楼 官应老病休
仍怜故乡水, 飘飘何所似,
万里送行舟 天地一沙鸥
学生自由朗读《渡荆门送别》
师:李白这首诗写于他26岁第一次离开蜀国之时,也是他第一次漫游生活的开始
这首诗中的字词有不理解的请大家提出来
生:楚国是哪里?
师:楚国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一带这里,李白的船刚驶出蜀国,渡过荆门,应是在湖北
生:怎么理解“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师:前一句描写夜景:江面平静时,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看去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后一句描写日间天上的云,变幻无穷,如海市蜃楼一般
师:这两首诗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点?
生:这两首诗所压的韵相同,都是压iou韵
生:这两首诗所选的景物都差不多,都是月、平野和江还有,两首诗中的诗人都是孤独的
师:诗歌中所写到的景物,我们应称之为“意象”
生:李白是乘船看景,杜甫是在停泊的船上看景
师:你的见解很新颖,怎么读出来的?
生:李诗中的景是变化的,有晚间的景,也有白天的景还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描写的景也是动态的,有变化的,从“随”和“入”两字就可看出来船是在行驶
师:可见,时间在变,空间也在变,真是于细微处见功夫啊
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所选的意象大致相同,都有平野、大江,意境也都很壮阔但诗歌中所寓的情却不同“月涌大江流”中的月光随江水涌动,沉浮不定,就如诗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而“月下飞天镜”,却让人感到李白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很有气魄
师:波涛汹涌中的月光如惊涛骇浪中的杜甫,风平浪静时的月亮是太平盛世时踌躇满志的李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虽说两句诗选择的意象大致相同,但诗人溢出的情感却大不相同
生:李白诗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示李白并不孤独,也没有伤感,而杜甫却是形单影只,孤零零一人,十分伤感
师:你的回答与前一个同学形成了一组矛盾刚才同学说两人都是离开家乡,都是一个人,都有孤独感,你却说李白不孤独到底谁说得有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小声议论
生:都有理应该都有孤独吧,不过李白的少些,杜甫的深一些
生:我也觉得都有,但又觉得两人的孤独是不一样的,杜甫是感慨身世,李白是思乡
生:我认为李白不应该是孤独,而应该是孤单这时他第一次远离故乡,当船离开蜀国时,他感到孤单,但不能说是孤独,因为尽管是一个人,但他还觉得有故乡水在送他,因为这时候的李白凌云壮志;而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晚年,历尽坎坷,他的感受不仅是孤独,还有沧桑与悲凉
师: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李白这时的孤单是“甜蜜的忧愁”“幸福的惆怅”,而杜甫的则是由内心溢出的刻骨铭心的悲苦
师:这节课,我们走进了诗歌,孤独着诗人的孤独,痛苦着诗人的痛苦,感受着诗人的感受但同时,我又在精彩着你们的精彩,幸福着作为老师的幸福最后让我们在朗读声中结束这堂课
全班学生很进入角色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