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旅夜书怀》教学实录3

[02-27 14:02:1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832

概要:《旅夜书怀》课堂实录(一)导入师: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上几节课我们已领略到李白诗歌的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在54岁所作的一首诗歌:《旅夜书怀》(二)读诗,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句读,最好能背下来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歌生读全诗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生:他读得很流利,也有节奏感,挺好的但读起来都是一个调,不好听,感情太平淡,也缺少感染力(生笑)师:也就是说基本要求达到了,但要想读出感情,还需进一步学习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解默读诗歌,先疏通诗意有不懂之处尽请提出来学生默读诗歌生:(叫)“月涌”是什么意思?师:哪位同学可帮一下忙?生:是指月光照在江面,随波浪涌动生:(站起来)“名岂文章著?”的意思是“我的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写得好而显著呢?”那言外之意是杜甫说自己的声名不是因文章而远播,但实际上他就是文章写得好而有名的,这一句我不懂师:有哪一位同学可作出解答?生:课文下面就有注解,他没仔细看(其他生笑)这一句和后一句都运用了反语,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之情师:很好,你读得很仔细注解中可帮助我们读懂诗歌的关键性解说,阅

《旅夜书怀》教学实录3,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旅夜书怀》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上几节课我们已领略到李白诗歌的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在54岁所作的一首诗歌:《旅夜书怀》

(二)读诗,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句读,最好能背下来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歌

生读全诗

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他读得很流利,也有节奏感,挺好的但读起来都是一个调,不好听,感情太平淡,也缺少感染力(生笑)

师:也就是说基本要求达到了,但要想读出感情,还需进一步学习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解默读诗歌,先疏通诗意有不懂之处尽请提出来

学生默读诗歌

生:(叫)“月涌”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可帮一下忙?

生:是指月光照在江面,随波浪涌动

生:(站起来)“名岂文章著?”的意思是“我的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写得好而显著呢?”那言外之意是杜甫说自己的声名不是因文章而远播,但实际上他就是文章写得好而有名的,这一句我不懂

师:有哪一位同学可作出解答?

生:课文下面就有注解,他没仔细看(其他生笑)这一句和后一句都运用了反语,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师:很好,你读得很仔细注解中可帮助我们读懂诗歌的关键性解说,阅读时不可忽略但此处注解还不够具体,你能作进一步解释吗?

生:因为是反语,所以颈联的真正意思是“我的名声倒因文章而显赫,官却不应自己年老多病而被罢”

生:老师,注解中说杜甫被罢官本就不是因他年老多病,而是因为他上疏救房琯触怒唐肃宗,他为什么对真正的原因避而不谈呢?

师:大家的问题提得都很关键杜甫出身在一个“奉儒守官”的知识分子家庭,从他的第十三代祖先起,就开始做官,所以,杜甫一生的追求就是“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与李白的思想有所不同,在杜甫的身上,体现出的是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儒家思想:从仕,忠君所以,他虽然也很看重诗名,但相对于他的政治抱负而言,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句诗实际上是运用反语来抒发自己在政治抱负不能得到施展时的牢骚,是一种情感发泄但又由于忠君的思想,诗人不愿直接表达,实际上也不敢直接表达

师: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有学生摇头

好,那我们基本读懂诗歌之后,就进入下一个挑战性的学习环节,老师期待着大家有更精彩的表现

(三)赏诗,个性解读

师:杜甫写诗,说自己是“语不惊人誓不休”这首诗也可谓是用语精当,名句叠出

你最欣赏诗歌的哪个字或哪句诗,说说你欣赏的理由大家独立思考三分钟,可形成书面语言,然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两分钟

学生默读诗歌,有的在书上本子上写

学生讨论得比较激烈

师:下面请各组同学发言,同组同学觉得意犹未尽的可补充希望大家说出自己真实的阅读感受与阅读体验

生:我们最欣赏“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句,很形象它仿佛让我们看到在茫茫天地之间,一只沙鸥孤独地盘旋,这不免给人寂寞悲凉之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同时我们还想起了“身世沉浮雨打萍”这句诗

师:“盘旋”,用得多好把握住了诗歌的外象,从而触及到诗歌的内象,也就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迷茫,无助,寂寞,悲凉

生:我们讲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句广阔的平野,浩淼的大江和孤舟飘泊的杜甫形成对比,让人看到伟大与渺小的缩影,从而显出了诗人的失落和孤寂

师:浩瀚星空,茫茫平野,汹涌的大江,使诗人愈发感到渺小与孤寂无边壮阔的景衬托出渺小无依的人

生:老师说杜甫写诗“语不惊人誓不休”,但乍读并未有读李诗苏词的刹那惊才绝艳然细细咀嚼,又觉平淡中见真奇如“月涌大江流”的“涌”字,以极洗练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清辉流泻的星辰下,江水亘古奔流不息的夜景柔亮的月光仿佛被江水揉碎了,随波逐流细碎清冷的银色月光最终融化在黑如金墨的江水中有种寂寞宁谧而又苍凉的感觉一字而意境全出

(学生鼓掌)

师:哦,“涌”字有“一石三鸟”之妙用:江水的浩荡,如泻的月光在江水中随波逐流的景象,以及由此创造出的宁谧而苍凉的意境,都已尽在“涌”字中了“涌”字如茶,这组同学“品”出了“茶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用如此优美可感的语言诠释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茶味”

生:尽管章宸同学已讲得非常精彩,但我还想说说我读“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时的感受先说说“星垂平野阔”这句当把诗人的语言化为画面后,我的脑海里泛起一片深蓝色这景按理说是静止的,偶尔微风吹过,带起一两根枯草,但我一沉浸在诗人描绘的寂寞空阔的氛围中时,却突现一种错觉,竟产生万马奔腾似的那种震人心魄的雄浑感我就想诗人应该是在半夜三更从他的船中出来,站在岸边,远望着天,月,江,但这样的景不是给了他像苏轼那样的豁达,而是使诗人想起他飘零的一生和风雨飘摇中的国家我读这句诗的时候,还感到这冷色氛围给人的压迫感觉得诗人好厉害还有,“月涌大江流”使我想到李白那句同样功力深厚的诗文:江入大荒流难怪李杜会有这么深厚的友谊,就两位诗人这惊人的相似,已不负那情同手足的情谊了

(学生鼓掌)

师:原本是静止的景,却使你产生万马奔腾似的雄浑感,这不是错觉,而是你丰厚的积淀使你体会到了诗人的笔力,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师:其他几组同学?

生:我认为这句最重要的不是“垂”和“涌”,而应是“阔”和“流”当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北方又有吐蕃入侵,国家动荡,而杜甫离开成都,正过着流亡的生活,漂泊无所遥望着无边的星空与大江,杜甫想到了自己的渺小与命运的不可把握,因此他发出了下面的慨叹所以说,写“阔”是为了突出自己的渺小,也可说是反写;“流”是写水,又是写自己居无定所,像水中的浮萍,任水漂流,漂到哪里就是哪里

师:果然有新意前一点刚才已有同学说到,但说写江水“流”是为了写自己四处“漂流”,却是你独到的见解我觉得,这样的理解也未尝不可但我要强调一下,以“阔”来突出“小”,这不叫反写,叫“反衬”

生:我觉得那个“垂”字不仅仅是写星星垂挂,它还写出了诗人在晚年垂死挣扎的境遇

[1] [2]  下一页


Tag: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旅夜书怀》教学实录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