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评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及其宇宙观他(荀子)也最反对迷信,所以他虽然推崇《周易》,而扬弃了它的占筮的一面,他说“善为《易》者不占”(《大略》)。一切的天变地异,自然界中反常的现象,在他看来,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可怪而不足畏的东西。可怪,是因为在当时还没有找到说明;不足畏,则表现他已经发挥着相当高度的理智了。他富有戡天的思想,即所谓人定胜天。这本是儒家的一个特点,例如孟子便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荀子却表现得更为痛快。“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这同时不用说也是对于墨家尊天明鬼的反对,“制天命”的说法便是“非命”说的超越的回答。“非命”是以为自然界或人世界中没有所谓必然性,这是违背事实;“制天命”则是一方面承认有必然性,在另一方面却要用人力来左右这种必然性,使它于人有利,所以他要“官天地而役万物”。这和近代的科学精神颇能合拍,可惜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它的正常的发育。他所认识的神或天,和旧时代的人格神已经完全不同。“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参考,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评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及其宇宙观
他(荀子)也最反对迷信,所以他虽然推崇《周易》,而扬弃了它的占筮的一面,他说“善为《易》者不占”(《大略》)。一切的天变地异,自然界中反常的现象,在他看来,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可怪而不足畏的东西。可怪,是因为在当时还没有找到说明;不足畏,则表现他已经发挥着相当高度的理智了。他富有戡天的思想,即所谓人定胜天。这本是儒家的一个特点,例如孟子便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荀子却表现得更为痛快。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
这同时不用说也是对于墨家尊天明鬼的反对,“制天命”的说法便是“非命”说的超越的回答。“非命”是以为自然界或人世界中没有所谓必然性,这是违背事实;“制天命”则是一方面承认有必然性,在另一方面却要用人力来左右这种必然性,使它于人有利,所以他要“官天地而役万物”。这和近代的科学精神颇能合拍,可惜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它的正常的发育。
他所认识的神或天,和旧时代的人格神已经完全不同。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天论》)
据此可知他所说的神就是宇宙中的运行变化,生生不息的一种生机,而所谓天也只是这个。它是“无形”的超越乎感官的,不仅不是有形的天空,也不是完全和人的形态相同那位老汉。这就是他所拟想的在万变之中的一种不变。就是说万物都要变化,只有“万物都要变化”这个道理不变化。这个不变化的道理,他有时也蹈袭着子思、孟轲的说法,称之为“诚”。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不苟》)
诚于变化之谓“诚”,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因此荀子的宇宙观,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虽然是变化的而却不是进化的。
(郭沫若《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参考译文
社会安定和混乱,是由天决定的吗?回答说:太阳月亮、星星、祥瑞的历象,这在禹和桀是相同的,禹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桀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天下安定或混乱不是由天决定的。(社会安定和混乱)是由季节决定的吗?回答说:农作物在春天和夏天纷纷发芽并且茂盛地生长,人们在秋天和冬天把收获的谷物积蓄、收藏起来,这在禹和桀又是相同的,但禹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桀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天下安定或混乱不是由季节决定的。(社会安定和混乱)是由地决定的吗?回答说:万物包括人得到地就能生存,失去地就会死亡,这在禹和桀又是相同的,但禹凭借这条件使天下安定,桀凭借这条件使天下混乱;天下安定或混乱不是由地决定的。《诗经·周颂·天作》说:“天造就高大的岐山,太王垦辟它。百姓在这里建新房,文王使他们得安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天不因为有人厌恶寒冷就废止冬季,地不因为有人厌恶辽远就废止宽广,德行好的君子不因为人格卑下的人的喧扰就废弃好的德行。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地有经久不变的必然性,君子有经久不变的准则、法式或者规矩。君子遵行他的常规,小人却计较他的功利。《诗》里说(该诗已逸):“只要不违背礼义啊,何必担忧别人说长道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楚王外出的时候,随从的车子有千辆,不是因为他聪明;君子以豆为食,喝冷水,不是因为他愚蠢:这些都是因为(不受自己控制的)时势、命运的制约。至于思想美好,德行宽厚,智谋圣明,生于今世却笃信古道,这些都取决于我自己了。所以君子慎重地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不羡慕那些取决于天(即自己没法把握的)事情;小人丢下那些可以由自己决定(即努力就能够办成)的事情,而指望那些由天决定的事情。君子慎重地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而不羡慕那些取决于天事情,因此一天天进步;小人丢下那些可以由自己决定的事情,而指望那些由天决定的事情,所以一天天退步。所以君子之所以一天天进步与小人之所以一天天退步,是一个道理。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差较大,原因就在这里。
星星坠落、树木发出响声,人们都感到惊恐。说:这些是为什么呢?回答说:没什么!这是自然界的变异,是阴阳二气的变化,是很少出现的事情。觉得这些事情奇怪,是可以的;害怕它们,就不对了。日月有日食、月食,风雨不合时宜,扫帚星偶然出现,这些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有过。国君英明而政治清平,那么这些现象即便在同一时代都出现,也没有什么妨害;国君昏暗而政治险恶,那么这些现象即便没有一种发生,也没有益处。星星坠落、树木发出响声,这是自然界的变动,是阴阳二气的变化,是很少出现的事情。觉得这些事情奇怪,是可以的;害怕它们,就不对了。
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中,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才是可怕的。耕作粗恶不精而伤害庄稼,锄草粗恶不精而得不到好年成,政治险恶而失去民心,田地荒芜而庄稼长不好,粮食很贵百姓买不起而挨饿,道路上有饿死的人:这些都是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政府发布的法令不明确,措施违背时节,具备根本意义的农业生产管理不好,不顾农时让百姓服劳役,那么牛就会生出马(其实是像马的怪胎),马就会生出牛(其实是像牛的怪胎),家畜就会出现反常:这些都是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不整顿礼义,内外没有分别,男女淫乱,那么父子就会互相猜疑,君臣上下就会互相抵触或背离,外寇内乱就会一并到来:这些都是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是从昏乱中产生的。如果上述三类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交错产生,就不会有安宁的国家了(即国家就不会安宁了)。这些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道理说起来很浅近,但它们引起的灾祸十分惨重。这些都是可怕的,而不可以感到奇怪。解释经书的书籍上说:“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怪现象,经书上是不说的。”没有用处的辩说,不紧要的明察,应该抛弃不去研究。至于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之间的亲情,夫妻之间的区别,那么就要天天切磋讲究而不能舍弃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参考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