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本模块注意与初中、高中必修课中戏剧内容的衔接,有利于拓展学生对戏剧艺术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4)全书配以适当的剧照或插图,版式较为美观。《优秀电影作品欣赏》1.宗旨本模块以电影文学剧本阅读鉴赏为主要内容,旨在搭建文学与电影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对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直观、具体的了解。学生在品味剧本的语言魅力中,在了解、欣赏编剧的基本技巧和电影评论的基本要求中,在体会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相互转换、互为补充的妙趣中,学习撰写影评并进行电影文学的创作尝试;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2.编写体例(1)课文。全书8课,共收入8部电影作品片段:中国影片5部,外国影片3部;每部电影作品选取约10段用作课文。(2)课后练习“鉴赏与探究”。一般设计3道习题。(3)参考资料“相关链接”。提供对所选电影作品的背景介绍和扩展阅读提示,包括片头介绍、主创人员介绍、有代表性的评论文章等。(4)体现学习与评价要求的“体验与探究”活动——“撰写电影评论”。(5)附录:《电影知识小词典》。3.特色本模块最突出的特色是,从电影艺术特点出发,寻求
语文版高中课标语文选修教材说道,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3)本模块注意与初中、高中必修课中戏剧内容的衔接,有利于拓展学生对戏剧艺术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
(4)全书配以适当的剧照或插图,版式较为美观。
《优秀电影作品欣赏》
1.宗旨
本模块以电影文学剧本阅读鉴赏为主要内容,旨在搭建文学与电影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对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直观、具体的了解。学生在品味剧本的语言魅力中,在了解、欣赏编剧的基本技巧和电影评论的基本要求中,在体会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相互转换、互为补充的妙趣中,学习撰写影评并进行电影文学的创作尝试;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编写体例
(1)课文。全书8课,共收入8部电影作品片段:中国影片5部,外国影片3部;每部电影作品选取约10段用作课文。
(2)课后练习“鉴赏与探究”。一般设计3道习题。
(3)参考资料“相关链接”。提供对所选电影作品的背景介绍和扩展阅读提示,包括片头介绍、主创人员介绍、有代表性的评论文章等。
(4)体现学习与评价要求的“体验与探究”活动——“撰写电影评论”。
(5)附录:《电影知识小词典》。
3.特色
本模块最突出的特色是,从电影艺术特点出发,寻求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的最佳结合点。
(1)选文兼顾了经典性、代表性和电影艺术覆盖面;所选作品的片段,系每部电影作品中最具视觉震撼力的核心剧情。特别注意选取最精彩的场景描写片段和最生动的对话片段,作为学生阅读的基本材料。所选片段的篇幅较为适中,语言规范,符合教学要求。
(2)“鉴赏与探究”重在引导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对影片进行审美鉴赏,一些开放性、拓展性的练习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如第1课《十字街头》课后第2题:“在拍电影时,摄影机只能拍表象,故而创作者必须找到准确的表象,使观众能从中看到内在的东西。在影片最后一组镜头中‘四个人肩并着肩,大步向前走去。他们跨过路边的铁索,跨过马路,向前奔去。四人的背影渐渐隐没在雄壮、有力的进行曲中……’你觉得这组镜头有什么深刻含义?”第3题:“环境或场景在电影剧本中一般介绍得比较简单,在小说中则描写得较为具体,这是电影剧本与小说的重要区别。请用小说的语言来描写下列场景(要求:1.300字左右;2.二者任选其一)。1.外景,一条狭小阴暗的弄堂,卖馄饨的小贩和其他小贩挤在一处,叫卖声、吃喝声和锅碗碰撞声、闲聊争吵声混在一起,杂乱又不乏生气。2.内景,一间简陋的楼房,房间杂乱无章,引人注目的是板壁上挂着的四张镶在黑色镜框里的学士相片。”
再如第4课《英雄儿女》课后第3题:“片段精选1、2是影片的开场,三个主要人物在公路旁的弹坑边先后出场,并表明了彼此关系,王文清在看到王芳时惊疑的目光,为剧情的发展留下悬念;兄妹感情的亲密及父亲王复标的来信和照片也向观众做了交代。特殊时期的特殊环境,让几个特定角色同时出现在同一场合,显示了编剧的高明。请你也设计一个场景,让这三个人物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不期而遇,同时保留上述效果。”
(三)新闻与传记系列
《新闻阅读与写作》
1.宗旨
培养学生鉴别新闻媒介内容真伪优劣的能力,使他们主动抵御某些媒介的不良影响。介绍各种新闻报道、评论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训练学生参与和运用新闻媒介的基本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利用媒介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的能力。
2.编写体例
本模块内容分为2部分,5个单元。第一部分即第一单元,介绍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侧重于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培养辨析新闻内容真伪优劣的能力;第二部分即第二至第五单元,介绍新闻报道(消息、通讯、专访)评论体裁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侧重于培养新闻写作的基本技能。
(1)每单元编选2篇课文。课文由“作品阅读”和“技能训练”2部分组成。
(2)“作品阅读”后面的“讨论”栏目,侧重于新闻作品的阅读解析。“技能训练”后面的“练习”栏目,侧重于相关新闻写作基本技能的训练。
(3)每单元之后设计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单元活动”,由“要求与提示”“借鉴与参考”“展示与评析”3个栏目组成。
3.特色
本模块注重培养学生新闻写作的基本技能。
(1)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精选出用作课文的新闻、通讯、评论等作品,突出了时代精神,开阔了学生眼界,富有语文性。
(2)模块以新闻作品的阅读解析为基础,以新闻写作为重点,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教材通过“作品阅读”“单元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参与新闻的实践活动;有关知识介绍比较精要,能结合作品的解读、分析得出结论,易于为学生接受。
(3)每个单元活动都设计了“展示与评析”栏目,针对不同新闻体裁和单元活动要求设计评价项目和标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如第一单元“新闻的真实性”后面的单元活动“展示与评析”的栏目设计:“1.召开‘我看到的一次(场)xxx’主题班会,按照学号,抽取尾数为0、5的同学发布采访结果,全班同学进行观摩。2.按照学号,由尾数为1、3的同学对发布的采访成果进行评价。3.自愿组成评委会(发布者和评价者除外),对发布的新闻做出评价。4.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写作成文,向校报或本地报纸投稿。”
《中外优秀传记选读》
1.宗旨
通过中外古今优秀传记的研读,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获得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鉴赏能力,在学习传记知识、拓展阅读视野,以及研究传主的生平事迹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
2.编写体例
本模块共7个单元,每单元编选2篇课文。
(1)主题组元。以一句名言提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
(2)传主生平简介:置于课文前(姓名、出生年月、主要经历、事迹等)。
(3)课后练习“阅读与探究”。一般三或四道习题。
(4)“相关链接”。提供比较阅读的相关传记的片段、作者写作的背景资料,推荐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评论或赏析文章。
(5)参考书目——“推荐阅读”。置于“相关链接”后,提供同一传主的不同传记书目,收入与本文有关的评论文章的书目。
3.特色
(1)编写风格平实:按照人文主题编排选文,突出传记阅读对学生的人生启示作用;每单元前的传记知识介绍和每篇课文前的传主生平简介,有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和本课传主有概要的了解;每篇课文后设计“阅读与探究”“相关链接”和“推荐阅读”三个栏目,结构简约明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目录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