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论语选修《古之学者为己》译注» 正文

论语选修《古之学者为己》译注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605

概要:古之学者为己【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原文】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释】 (1)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论语选修《古之学者为己》译注,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古之学者为己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原文】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释】 
(1)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达巷党人(1)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2)。”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1)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2)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译文】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评析】 
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原文】 
 牢(1)曰:“子云,‘吾不试(2),故艺’。” 
【注释】 
(1)牢:郑玄说此人系孔子的学生,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见此人。 
(2)试:用,被任用。 
【译文】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评析】 
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1)问于我,空空如也(2)。我叩(3)其两端(4)而竭(5)焉。” 
【注释】 
(1)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2)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3)叩:叩问、询问。 (4)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5)竭:穷尽、尽力追究。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评析】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原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1)居:坐。 (2)愚:受人愚弄。 (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4)贼:害。 (5)绞:说话尖刻。 
【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②, 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③之任, 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④,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 有余师。” 

[1] [2] [3] [4]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论语选修《古之学者为己》译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