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登临词二首》教案(粤教版选修)» 正文

《登临词二首》教案(粤教版选修)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141

概要:登临词二首【教学目标】 1、体会《桂枝香》一词作者对六朝因荒淫相继覆亡的感叹,体会《念奴娇•登多景楼》一词作者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策略的否定和批判,感受作者积极北伐抗金、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愿望。 2、积累掌握登临词中常见意象的涵义。 3、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涵义。 【教学重点】1、了解典故运用的作用。2、对登临所见景象进行赏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痛。而我们的前辈先哲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古迹的不朽篇章。如左思的《咏史》、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咏怀古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等等。而其中又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有名。我为大家朗诵一遍。 师问:“这首词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答:“雄壮、豪放、有气势!” 师说:“的确,这是苏轼官贬黄州时,面对滔滔江水,联系自己的仕途遭遇,所产生的人生体验。也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登临词二首》教案(粤教版选修),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登临词二首  

【教学目标】   

 1、体会《桂枝香》一词作者对六朝因荒淫相继覆亡的感叹,体会《念奴娇•登多景楼》一词作者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策略的否定和批判,感受作者积极北伐抗金、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愿望。   

 2、积累掌握登临词中常见意象的涵义。   

 3、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涵义。   

 【教学重点】1、了解典故运用的作用。2、对登临所见景象进行赏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痛。而我们的前辈先哲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古迹的不朽篇章。如左思的《咏史》、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咏怀古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等等。而其中又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有名。我为大家朗诵一遍。    

 师问:“这首词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答:“雄壮、豪放、有气势!”    

 师说:“的确,这是苏轼官贬黄州时,面对滔滔江水,联系自己的仕途遭遇,所产生的人生体验。也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气势雄壮的怀古之作,它是与苏轼同时代的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的作品,在这首词中作者要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体验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安石的内心世界。(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1、齐读全诗(注意节奏)   

 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确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   

 三、学习上片   

 1、提问:词的上片主要写什么?   

 明确:写景。   

 2、写作者在哪什么时间看到的景色?当时的环境怎样?   

 明确:是作者晚秋(深秋)登高远眺所看到的景色。当时的环境:天气萧索。”    

 3、作者登高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呢?(板书)    

 明确:长江(橙江似练)、翠峰、船只(征帆去悼)、残阳、酒旗(酒家)、彩舟、星河(长江)、白鹭。(板书) 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秀丽的山河图。   

 4、在如此的美景中,你们有其他的感觉吗?   

 明确:没错,在这一幅秀丽的图画中,隐隐有着冷落、萧条的感觉。‘晚秋、残阳、西风’自古中国文人都有悲秋的习惯。如“秋风萧瑟天气凉”、“倚窗愁对秋空”、“萧索清秋珠泪坠”等诗句都是悲秋之作。在这首词中‘晚秋、残阳、西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场景。而我们的作者王安石真的是断肠之人吗?让我们接着看词的下片。    

    

四、互动交流(下片)    

 1、提问:下片以念往昔总起,首先作者为我们列举了一个典故:是当敌国大将已攻到宫门之外,陈后主还在醉生梦死,与宠妃们寻欢作乐。陈后主不过是一个典型例子,因荒淫而亡国者又何止陈后主一人!这种”悲恨相继“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从文中可以找到答案   

明确: “繁华竞逐” 。正是这种穷奢极欲、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作法才造成了国破家残,败亡相续的后果!”    

 2、请一位同学解释“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这一句?   

明确:后世之人登上高处,只会空叹什么荣耀与耻辱!   

提问:那后世之人有没有吸取前车之鉴呢?何以见得呢?作者有告诉吗   

明确:没有?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是借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句,但在此作者为什么还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    

明确:杜牧生活的唐末到王安石所生活的宋初如此长的一段时间,但这种繁华竞逐的生活依然不变,在这里之所以要强调‘至今’和‘时时’就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不希望只是对历史空空的感叹,而是要从政治上加以改革。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不是一般文人的见解,而是政治家的见解!    

五、比较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拓展、提高)    

学完了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我们再回头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联系起来。这两首都是怀古之作,都是借景抒发自身的感情,但从人文精神、人生体验上着眼,二人有没有差别?大家可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自由讨论,再起来回答。(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两首词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只是悲叹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这是对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关照,是道家个体精神的集中体现;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却是对于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是对社会的关照,这是儒家‘居高位则忧其民,退居江湖则忧其君’的兼济天下精神的体现。我们说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两大主流,对中国文人,乃至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老师而言,老师认同道家那种对人个体发展的关照。但同时,老师更倾向于儒家那种积极进取、探索和对国家社会的关注的精神。而在今天,于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而言,那就要求大家不要只作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要在学好本领的同时投更多目光去关注我们社会的发展,关注我们国家的发展。    

六、作业布置   

背诵全词   

※※※1.导入    

同学们,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痛。而我们的前辈先哲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古迹的不朽篇章。如左思的《咏史》、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咏怀古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等等。而其中又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有名。我为大家朗诵一遍。(放音乐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幻灯片)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登临词二首》教案(粤教版选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