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第1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导学案2» 正文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第1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导学案2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598

概要:【孟浩然其他作品】春晓 、宿建德江、临洞庭上张丞相 、夜归鹿门歌、过故人庄等。 《汉江临眺》 王维【题解】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祁州(今山西省祁县),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受牵连,被贬为济州(今山东长清县)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734)张九龄为相后,擢王维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后张九龄被贬,王维出使塞上,此行却写了不少意境宏阔,气势雄浑的边塞诗。后返至长安,过着平静的文官生活,“弹琴赋诗,傲啸终身”,写下大量山水田园诗。安禄山陷两京,被迫接受伪职。乱平后以罪降为太子中允,由此淡泊世事,过着焚香礼佛,亦官亦隐的生活。后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既工于诗,又擅长音乐和绘画,能以音乐、绘画之理通于诗,他的山水田园诗创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把我国山水诗的表现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并称“王孟”。其诗各体兼工,尤长五言律绝。苏轼云“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题蓝田烟雨图》)。【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写在汉江边登临远眺之所见所感。首联大笔挥洒,借地理位置勾勒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第1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导学案2,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孟浩然其他作品】

春晓 、宿建德江、临洞庭上张丞相 、夜归鹿门歌、过故人庄等。

 

《汉江临眺》 王维

【题解】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祁州(今山西省祁县),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受牵连,被贬为济州(今山东长清县)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734)张九龄为相后,擢王维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后张九龄被贬,王维出使塞上,此行却写了不少意境宏阔,气势雄浑的边塞诗。后返至长安,过着平静的文官生活,“弹琴赋诗,傲啸终身”,写下大量山水田园诗。安禄山陷两京,被迫接受伪职。乱平后以罪降为太子中允,由此淡泊世事,过着焚香礼佛,亦官亦隐的生活。后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既工于诗,又擅长音乐和绘画,能以音乐、绘画之理通于诗,他的山水田园诗创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把我国山水诗的表现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并称“王孟”。其诗各体兼工,尤长五言律绝。苏轼云“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题蓝田烟雨图》)。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写在汉江边登临远眺之所见所感。

首联大笔挥洒,借地理位置勾勒汉江雄浑辽阔的声势,是整个画面阔大的背景。颔联写汉水浩荡,一泻千里,江上水气浮动,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这两句诗,一作纵向描绘而气势磅礴,一作空间点染而气象深远。颈联从动荡的船中用错觉写郡邑的浮动以及江天相接处天空的动摇,反映汉江的壮阔及水势波澜。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光的依恋和赞叹。

全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诗人紧扣住临眺之所见,即总写自己的视觉感受,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又通过人的错觉来写水势之大,流速之快。从汉江到山色,从郡邑到远空,突出展现汉江水流长远,波澜壮阔的气象,视野极其开阔,境界极其广远。在这首诗中,王维把画家的观察,诗人的思考,绘画的技巧和诗歌的手法极自然地结合起来,全诗气韵生动,俨如一幅素雅而富有气势的水墨画,确如苏轼所言“诗中有画”。

随堂练习

1.字词注音   暝(  )  沧江(  )  摩诘(  )  楚塞(  )  荆门( 

浦(  )  郡邑(  )  波澜(  )  浔阳(  )  襄樊(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赏析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了解写作背景,揣摩诗人感情;

2.反复诵读,了解李白诗中所蕴含的浪漫主义情怀;

3.联系学过的李白的其他诗歌,进一步分析李诗中蕴含的复杂的思想内容,并体味李白的人格理想和处世风格。

学习过程: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迁居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韵译:

我原是楚国的狂人,高唱凤歌讥笑孔丘。手执神仙的绿玉杖,早晨我辞别黄鹤楼。为着寻仙,我遍访五岳不辞遥远,平生中,我最爱好到名山去遨游。庐山高耸,与天上的南斗星靠近,五老峰的九叠屏,好象云霞展开,山影湖光相映衬,青黑绮丽俊秀。金阙前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对峙,三石梁的瀑布,恰似银河倒挂飞流。香炉峰的瀑布,与此遥遥相望,峻崖环绕,峰峦重叠直至天上。苍翠的山色映着朝阳,红霞更加绚丽,在鸟飞不到的峰顶,俯视吴天真宽广。登上庐山纵览天地,才领略天地壮观,俯瞰茫茫长江永去不还,流向东方。万里黄云起伏,两岸的景色不断变幻,长江九条支流,翻滚着雪山般的白浪。爱作赞美庐山的歌谣,诗兴都因庐山所触发。闲对石镜峰窥看,我更加心清意畅,谢灵运当年游处,早已被青苔掩藏。我早就服了还丹,对世俗毫无情念,心神宁静了,就觉得仙道已经初成。向远处看去,仙人们正驾驭着彩云,手捧芙蓉到玉京山,去朝拜天尊神。我早与汗漫仙人,相约在九天之顶,心想接你这个卢敖,一起同游太清。

写作缘由: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评析:

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游览飘然,猛发学道成仙之欲望,并进而邀请同伴。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对政治淡漠,透露寻仙访道隐逸之心。"庐山"八句,为第二段,以仰视角度写庐山"瀑布相望"、"银河倒挂"、"翠影映月"、"鸟飞不到"雄奇风光。"登高"八句为第三段,以俯视角度,写长江"茫茫东去"、"黄云万里"、"九派流雪"的雄伟气势,并以谢灵运故事,抒发浮生若萝,盛事难再,寄隐求仙访道,超脱现实的心情。"早服"六句为第四段,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到达向往的自由仙界。并以卢敖故事,邀卢侍卿同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第1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导学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