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语言文字应用《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 正文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68368

概要:高二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淡妆浓抹总相宜 ——语言的色彩》教案2009.6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辨析语言情感差异、语体差异和形象差异的方法。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敲语言色彩。教法学法 点拨引导、讲练结合学习时数 一课时教学要点一、导入(课件)A、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鲁迅《祝福》)B、绿幽幽的竹园,绿生生的瓜,绿油油的菜畦,绿翠翠的豆荚……(张宣强《农家》)C、我父亲终于决定送我出去留学,附加条件是:不准娶个红毛绿眼睛的外国婆子回家,这一点,我倒是“遵命”了。(黄佐临《旧社会回忆点滴》)D、六十年代,美国产生了黑色幽默。E、青春应当是鲜红的,永远的鲜红—生命只属于这样的人。苍白的、黯淡的生命,只是宇宙间一闪而逝的轻尘。(杨沫《青春是鲜红的》)以上各句都直接运用了色彩词,是不是都用来描绘景物的颜色?你从中还感受到了什么?(词的色彩义,指色彩的客观性、表情性和象征性赋予了色彩词“客观色彩、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象征义、引申义”等不同方面的色彩意义。)二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标签:语言文字应用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高二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六课语言的艺术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语言的色彩》教案2009.6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辨析语言情感差异、语体差异和形象差异的方法。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敲语言色彩。  
教法学法 点拨引导、讲练结合 
学习时数 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导入(课件)

A、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鲁迅《祝福》)

B、绿幽幽的竹园,绿生生的瓜,绿油油的菜畦,绿翠翠的豆荚……(张宣强《农家》)

C、我父亲终于决定送我出去留学,附加条件是:不准娶个红毛绿眼睛的外国婆子回家,这一点,我倒是“遵命”了。(黄佐临《旧社会回忆点滴》)

D、六十年代,美国产生了黑色幽默。

E、青春应当是鲜红的,永远的鲜红—生命只属于这样的人。苍白的、黯淡的生命,只是宇宙间一闪而逝的轻尘。(杨沫《青春是鲜红的》)

以上各句都直接运用了色彩词,是不是都用来描绘景物的颜色?你从中还感受到了什么?(词的色彩义,指色彩的客观性、表情性和象征性赋予了色彩词“客观色彩、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象征义、引申义”等不同方面的色彩意义。)

二、怎样辨别语言的色彩?

语言表达上的各种差异,包括情感差异、语体差异和形象差异,都属于语言的“色彩”差异。

(一)辨清感情色彩

词的感情色彩和词的形态结构有关。比如带“儿”、“子”后缀的词,就都有感情色彩,试比较:“一毛钱”和“一毛钱儿呗!”,后者显然带有轻视的色彩;再比较“小孩子”和“小宝贝儿!”,前者有讨厌的色彩,后者有喜爱的色彩。形容词重叠形式,也有感情色彩,比如说“大方”就不如说“大大方方”更重些、更突出些,后者更带有鲜明的赞美色彩。动词重迭形式,除了增加“一下”的意思以外,还带有和缓、委婉等色彩,试比较“你念这一段!”和“你念念这一段。”,前者就显得强硬,有命令的意味;后者就显得和缓、委婉,带有商量的意味。

1、词语的感情色彩有

①褒义色彩,如团结、鼓舞、爱护;

②贬义色彩,如勾结、煽动、袒护;

③中性色彩,如结合、鼓动、保护。

2、如何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1)辨明褒贬。

例: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性。

“始作俑者”意思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词。把他用在“为变法而流血的”谭嗣同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2)识别两可。

例: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像力。

“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它用在此处非常恰当,因为产生神话的人类儿童时代在对大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释大自然的一切,故而“想入非非”。

(3)区别轻重。

例: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句中“少数党员干部”虽然觉悟不高,但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步,所以这里用词过重了。

(4)摆正谦敬。

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谦词,常用来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题赠的字画。句中误将其作为贺敬之词。

知识补充(课件)

谦敬称: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有人把敬谦词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一句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尊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常见的敬辞有“贵”(如贵庚,别人的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如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此外,谦词还有“小”(如小女)、“拙”(如拙见)、“鄙”(如鄙见)、“愚”(如愚见)、“寒”(如寒舍)等待。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等候客人用“恭候”;宾客来到称“光临”;未及欢迎说“失迎”;起身作别称“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别送用“留步”;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告辞用“失陪”;请人原谅说“包涵”;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解答用“请教”;盼人指点用“赐教”;欢迎购买说“惠顾”;请人受礼称“笑纳”;请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托人办事用“拜托”;向人祝贺说“恭喜”;赞人见解称“高见”;对方来信称“惠书”;赠人书画题“惠存”;尊称老师为“恩师”;称人学生为“高足”;请人休息为“节劳”;对方不适说“欠安”;老人年龄说“高寿”;女士年龄称“芳龄”。

巩固练习: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你”,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以说“您老人家 ”。

(麻烦/拜托/有劳/劳驾、海涵/包涵、高寿)

(二)辨清语体色彩:

一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不同:

书面语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书面语体要求用词科学严谨、语法格式规范、表意严密,结构严谨,多用长句和整句,特别要避免或减少歧义。例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后中美两国的联合公报曾经差一点胎死腹中,原因就在于公报中有些敏感性的措词颇费周折。后来发表的公报中最为人称道的一句话“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竟是在考虑了多种提法后最终由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拍板才确定下来的,“海峡两岸”从此也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书面语体内部也有一些区别。两头分别是“宣传体”和“科学体”,介于二者之间的可以叫作“应用体”。

[1] [2]  下一页


Tag: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文字应用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语言文字应用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